“奪少?我沒聽錯吧!”
洛明的辦公室裡,聽著李妍的彙報,洛明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老闆,您沒聽錯,《封神》全球24小時的銷量一共有293.55萬份,其中team平臺上有251.69萬份,剩下的都是其他平臺上的。”
“一天就賣了快300萬份?這怎麼可能!”洛明有些不敢相信,這可是3A遊戲啊!一份要238,豪華版要298,可不是絕地求生象徵性的賣個幾十塊錢。
絕地求生截止到現在賣出去3000多份很大原因是因為它便宜,而《封神》238一天都賣這麼多份,屬實是重新整理洛明認知了。
原來國產3A遊戲很有市場嗎?
可真這麼有市場,怎麼沒人做呢?
還是說《封神》是運氣好?前面營銷也夠給力才會有這種情況呢?
洛明有些迷惑了,他開啟電腦去微博上看了看網友們的評論,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國內一個遊戲測評博主發的一段長評,這個測評博主在遊戲圈裡算是聲名遠播了,昨天灼光花錢請的主播裡就有他,但卻沒讓他寫這個。
洛明隨手點進去看了起來:“昨天國內遊戲圈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首款國產3A大作《封神》上線了。
《封神》這遊戲是灼光遊戲做的,就是做了《植物大戰殭屍》,《開心消消樂》,《絕地求生》的那個灼光遊戲。
灼光這個名字在國內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就算不玩遊戲,抖音,內涵段子,頭條總是刷的。
這款遊戲從定檔開始,灼光就在自家公司的APP底下開始宣傳了,我想大多數人都是知道灼光有這麼一款遊戲要上線的。
而這就是《封神》款遊戲爆火的最大外因:宣傳到位。
掌握了這麼多,這麼廣的宣傳渠道,這遊戲會賣這麼多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說完外因,咱們再說說內因,內因其實也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市場需求,再加上《封神》製作精良,劇情紮實,同時也是在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
我是專門買了《封神》這款遊戲去體驗了一下的,我覺得無論是文案還是音樂,這款遊戲都絕對是頂尖的製作水準,
每一幀都是桌布,每一幀畫面隱含的資訊密度都非常高,網上充斥各種解讀。
這些解讀也為《封神》源源不斷的帶來熱度與影響,《封神》必然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遊戲,現在的問題是他是中國遊戲的里程碑還是世界遊戲的里程碑。
《封神》密集的資訊度,融入了很多我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對傳統文化的重構,使傳統與現代文化融為一體。
不要狹隘的把《封神》只看成遊戲,遊戲只是它的載體,在我看來這款遊戲的本質是先進科技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藝術品,是可以加入自己獨創的高畫質大電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場宏大盛宴。
《封神》遊戲中出現的一眾神仙,很多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出現的,大家回過頭去看,都能在一個個民俗故事中找到這些神仙的原型。
如果大家不想一個個去搜集這些故事,可以去購買《封神演義》這部,《封神》這款遊戲就是脫胎於此。
說起《封神演義》來就不得不提,我國很多經典作品都被其他國家重新詮釋,火遍海外。
特別是島國那邊,我們的三國被他們的遊戲公司做成遊戲,《西遊記》更是影響了很多島國的動漫作品。
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瑰寶,所以我們應該多做一些《封神》這樣的遊戲,把我們的文化,以我們自己的形式傳播出去。
其實在這方面,我們本身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外國需要絞盡腦汁尋找創造,而我們華夏只需要用先進的科技結合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就夠用,你甚至不需要原創,只要會抄就行了。
各地不同的人文地理,不同的名勝古蹟,各種各樣的石窟寺廟,豐富多采的巖刻壁畫,各具特色的神話傳說。
五千年文化記錄從未中斷,代代相傳,全人類獨一份。
所有技術藝術表現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電影、音樂、遊戲等,只是外殼,真正吸引人的還是它的核心——文化。
任何有生命力的作品都蘊含深刻的文化核心,文化授予作品穿越時空的生命力。
我希望《封神》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後面也能出現更多的,承載了我們文化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