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電影中遇到地震後,主角團是去杭城救援的,但有更多的救援隊是去其他地下城救援的,後面的運送火石,甚至是點燃行星發動機,都是有其他隊伍存在的。
在好萊塢的電影裡,別的國家的文化與元素,很可能都只是點綴,這是一種文化輸出,很厲害的一種輸出模式。
我們華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包容的國家,也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這部《流浪地球》裡,各國都說自己的母語,然後靠的是同聲傳譯,我覺得特別棒。
我們先前所看的大部分好萊塢的傳統災難片,或者說是商業科幻片,大多是有救世主,有超級英雄,有天神下凡般的情節。
但《流浪地球》讓我最感動的地方,就是這種反個人英雄主義。
看完這部電影,我也大概明白了灼光娛樂為什麼執意要拍科幻片,並且要投入這麼多的成本。
因為世界上已經有好萊塢了,已經有一套很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在這種情況下,灼光娛樂拍出來的科幻片只有打破好萊塢的體系,才會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才會有宣傳我們自己文化和價值觀的機會。
我們不應該總被動的接受著別人的輸出,很多輿論陣地,我們也應該去爭取!灼光娛樂就正在這麼做。
人類的歷史不是由一個個英雄推動的,是由人民推動的,英雄史觀是不正確的!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電影最末,男主所投身的工作,他的父親為了拯救地球犧牲,劉啟也是拯救地球不可或缺的存在,他明明可以成為英雄,享受所有人的追捧。
但劉啟在最後成為了一名初級駕駛員,唯一特殊的是,他戴著一枚勳章。
他沒有成為全人類的英雄,而是成為了一名新手駕駛員。
這也是主創團隊透過主角告訴我們,地球之所以獲救,靠的是很多很多人,劉啟不過是其中一員。
沒有神!沒有上帝!沒有超能力英雄!只有人類拯救人類!
就衝這一點,這部電影雖然是科幻片,但在我看來,很多地方都在凸顯兩個字——真實!
就衝這份真實,衝這份以人民為核心的精神核心就值得我們去支援一張電影票。”
誰都沒想到,石馨會給《流浪地球》這麼高的評價。
而石馨的這則微博,徹底引爆了《流浪地球》的票房,從這則微博發出來的那天,也就是大年初五的時候,《流浪地球》的票房開始了逆增漲,票房資料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增漲著。
而《流浪地球》全方面的大爆,引得更多各路性質特殊的媒體,紛紛下場為《流浪地球》其點贊,為其宣傳。
在這麼大力度的宣傳之下,《流浪地球》的資料節節攀升,它在華夏電影史的地位也越來越高,現在的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科幻電影了。
它的意義也已經超出了電影本身,對於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都是能起到積極作用的。
正如一些官媒說的:《流浪地球》開啟了華夏科幻電影的大門,把華夏電影帶到了新的高度。
當然了,《流浪地球》的資料再好,也做不到以一己之力拯救華夏的科幻電影,關鍵還要看後續的同行們爭不爭氣了。
事實上,《流浪地球》的大爆,也確實引得不少娛樂公司打算探索科幻領域。
華悅娛樂首當其衝宣佈將要投拍科幻電影,其他公司紛紛跟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屬瀚海娛樂的科幻電影《魔都堡壘》了。
深城,瀚海娛樂總部。
瀚海娛樂的總裁張寅,看著微博上的評論,洋洋得意。
作為華夏一眾娛樂公司能排前十的存在,瀚海娛樂尤其擅長小甜劇的拍攝,同時手底下還有好幾個頂流小鮮肉。
確切的說,瀚海娛樂做的就是頂流偶像的培養和孵化,現在市面上除了從南棒那邊回來的流量明星,國內走同樣路子,且火起來的,基本都是瀚海娛樂的。
之前華悅娛樂其實也想走這個路子,只是當時因為xh令,仝奇峰直接動用了一票否決權給否了。
而瀚海娛樂卻沒有剎車,全面轉型成了孵化小鮮肉的公司。
瀚海娛樂這麼做確實是賺到錢了,但代價就是這三年裡,沒有一個明星收到官方節目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