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郭茗薇最喜歡的就是中文裡的悲劇美學,連帶著聽歌也喜歡聽這種苦情歌。
這首歌從前四句歌詞上看,完美符合了郭茗薇的要求,這就是一首偏苦,偏悲情的情歌。
當然了,郭茗薇的興趣愛好還是比較小眾的,再加上國外風氣開放,其實很多14,5歲的女孩已經談過戀愛的。
這些女孩聽著歌曲,已經開始有些難受了。
一個人聽歌,最怕聽到歌詞裡有自己的經歷,而在國外社會風氣開放,人心浮躁的環境中,自己喜歡的人與他人曖昧、聊騷,這是一種很普遍的事情。
也正因普遍,所以更能產生共鳴,歌曲營造的故事,還有畫面感在這些少男少女心裡撲面而來。
而林淑雯卻是恍若未覺,此刻的她正在哼著歌曲,並身體輕輕搖擺著。
這樣的動作非但沒有讓大家覺得輕快,反倒因為歌曲足夠悲傷,也因為她搖擺的幅度很小,也很慢,而顯得她整個人有點迷離。
“自尊常常將人拖著,
把愛都走曲折。
假裝瞭解是怕真相太**裸,
狼狽比失去難受。”
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人因為害怕狼狽,因為自尊心,而選擇原諒嗎?答案是肯定的。
特別是在夫妻中,有很多人因為不想有離異的經歷,因為害怕他人的眼光,而選擇一次次的原諒。
歌曲在此時來到了副歌部份,也是整首歌作詞的精華部分。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
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
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
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洛明之前聽林俊杰的那個舞臺時,最喜歡的就是這一段副歌中的最後一句:“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後,還是想要愛你的衝動。”
洛明記得在看這個舞臺的時候,有一條彈幕說的很真實:“最好的愛情,就是爭吵後摔門而出時,習慣性的帶走了家裡的垃圾,回家時順路買菜。”
生活中有著太多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有太多大方向上的不統一,大事小事,總是會產生摩擦。
兩個人相處說白了就是一個磨合的過程,而在爭吵以後,還有愛你的衝動,那就是感情中極其難能可貴的東西。
只可惜,有的事情是原則性的問題,很難包容,更何況如果對方已經變了心,那再多的包容也只是折磨自己罷了。
所以副歌的末尾部分,這句:“誰記得,誰忘了。”頗有一種點睛之筆的感覺。
林淑雯唱完歌曲A段以後,臺下的少男少女們很多都是一副惆悵的表情。
林淑雯微微一笑,繼續唱起了B段,直到歌曲已經到了第三遍的副歌**部分。
歌詞也在這個時候進行改變,不再是重複先前的歌詞。
“我懷念的,是你很激動,
求我原諒,抱得我都痛。”
這段歌詞,和前面的敷衍和已不想挽回等詞語,形成了呼應,這也是一首偏敘事的歌,從這句歌詞中就能透露出無限的卑微。
真是卑微到了塵埃裡,連他先前求你原諒的畫面,如今都要開始懷念了嗎?
這一切其實在人變心時,意義都不大,他甚至會把你說給他未來的妻子聽,說曾經有個女孩愛慘了他,故意讓妻子吃醋,然後哄她說都過去了,現在我只愛你。
你以為自己愛的轟轟烈烈,最終也只是淪為對方分開後,口中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