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看網上的人說過,可以把光刻機理解成一個“投影儀”,它能把我們想要的“影子”投影到幕布上。”
“對,您這麼理解也沒錯,只是具體的情況更復雜一些.”
隨後趙寧遠給洛明解釋了一通光刻機的原理,洛明越聽越覺得不對勁,等趙寧遠說完洛明試探著問道:“趙師兄,你是想我投資半導體產業嗎?”
趙寧遠搖了搖頭:“老闆,您誤會了,半導體行業的投資最少也要百億才能泛起點浪花。
想要建造一個完整的晶片產業園+圓晶廠沒有千億和上頭的扶持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以咱們公司現在的體量,做這種投資風險太大了,完全沒有必要搞這方面的投資。”
“那趙師兄你的意思是”
“老闆是這樣的,我之前被前女友陷害失去工作的時候,去了一個實驗室給人家做了一段時間的資料記錄。
前幾天這個實驗室的人找到我,問我有沒有投資他們實驗室的興趣,按他的說法,他們家實驗室主要是做euv光源的,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當然了,能用於生產的euv光源和實驗室裡的euv光源根本就是兩碼事,功率的數量級都不一樣,但實驗室有所突破就意味著有一定的潛力,如果資金到位的話,說不定能有所突破。”
聽完趙寧遠的話,洛明鬆了口氣,他是真怕趙寧遠想搞晶片。
根據洛明前世對晶片產業的瞭解,他感覺只要是個正常人,現階段就不會看好國內的晶片行業。
別的不說,就拿晶片的製程工藝來舉例子。
製程工藝——就是C內電路與電路之間的距離,精度越高,生產工藝越先進。
在同樣的材料中可以製造更多的電子元件,連線線也越細,精細度就越高,CPU的功耗也就越小。
別人家現在能夠量產高質量的14m晶片,而咱們還在死磕28m,中間差了22m、20m、16m好幾代。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國外就能量產10m,7m,甚至是5m的。
工藝人家的更好,成本上人家的更低,技術上的劣勢顯而易見。
而成本上,許多人都認為國內企業有一定的優勢,但實際上國內企業唯一擁有的成本優勢就是人力成本,在採購成本、設計技術、質量水平的差異下,國內造的東西未必比國外便宜。
所以,國內的晶片需求商,也都是從外面買。
正因為這種從外面買,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研發投入,你拿不到訂單,你就沒有錢,沒有錢,你拿錘子去研發更精密的晶片科技啊。
為了讓這些晶片研發企業獲得資金,上頭各種開綠燈,這類產業只要做出點成績,隨隨便便就能上市融資。
有些創業者,嘴上喊著為了華夏晶片的崛起而奮鬥,實際上卻抱的是公司上市撈一筆就跑,好實現財務自由的念頭。
現在很多公司都是這樣的,打著半導體的幌子,各種拉投資,個人的j的都要,等上市之後狠狠的割韭菜。
現在科創板做晶片的,上個市動不動就能飆到一千億的市值,這來錢太快了,就像是颳大風風裡都是錢,拿麻袋裝就完事了。
在這種背景下,國內越來越多的大資本對晶片產業已經不信任了,更不願意拿錢去投資這個行業。
洛明不是不知道晶片的重要性,但這東西別說是一個灼光了,就是全華夏的網際網路公司加起來都玩不轉,只有上頭才能搞。
而且洛明後續的目標是放在了生物製藥上,他想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不想拿錢投資半導體行業。
趙寧遠也清楚這點,他來找洛明只是覺得灼光科技可以對一些從事半導體的實驗室進行投資,比如他說的這家。
趙寧遠又解釋了一通之後,把一份檔案遞到了洛明面前。
“洛總,這幾家實驗室在國內半導體行業有較為領先的地位,但又不是最厲害的那一批了,他們算是國內處在第一梯隊的實驗室。
其中第二家實驗室就是我剛剛說的實驗室環境下的euv光源距離突破也只差臨門一腳了,剩下的幾家實驗室也都有各自擅長的方面。
這些實驗室的技術全部加起來的話,基本上就是一個完整的晶片產業園所需的配套技術和研究人員了。
後續萬一上面的政策有所改變,咱們公司想入這一行,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班底。”
聽完趙寧遠的話,洛明瞬間明白了他的想法。
趙寧遠這是想提前給晶片行業佈局,要是以後灼光科技有往這方面發展的計劃,這個佈局自然而然就能用上。
要是沒有,那也不虧,因為這些實驗室都還算是有一些研究成果,雖然這些成果單拿出來肯定比不上被上頭大規模扶持的那家,但全部加起來和那些公司的差距也不算太大。
洛明覺得如果是這種程度的投資的話,也是可以做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投資這幾家公司要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