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訂製的個性化網路服務催生了花樣繁多的網際網路產品和需求,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這些都是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也可以說是技術紅利。
洛明前世就是幹這一行的,從畢業到穿越前都是在做網際網路的相關工作,穿越一回,還是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這麼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洛明很確定一點,那就是網際網路帶來的這波技術紅利已經維持不了多久了。
洛明記得前世在2022年的時候,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就已經在大規模裁員了,特別是阿里。
洛明和幾個同行聊了聊,從他們嘴裡洛明聽到了不少五花八門的裁員理由,但其中有不少人都給出了這樣一個回答:“公司不需要這麼多程式設計師了。”
洛明想這大機率是因為網民總有需求飽和的時候。
網速再快、大資料再精準、服務再多樣化,使用者的需求就只有這麼大,使用者的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
網民們需求飽和了,給網民們解決需求的網際網路公司也就沒辦法再擴大下去了,也就不需要這麼多程式設計師了,網際網路行業的技術紅利就跟著到頭了。
面對這種情況,國外的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給出的解決方法是不停的給網民們創造需求。
就像洛明穿越前很火的元宇宙,就是在給網民們創造需求。
當然了,也有人開始著眼於新的領域,就像谷歌在利用雲端計算技術破解人類基因圖譜。
微軟在做以程式和演算法制造人造神經元技術。
這些都是在另闢蹊徑。
還有的公司把目光放在了人工智慧技術上面,最出名的就是opea和他們的ChatPT了。
洛明不確定灼光科技未來的路要怎麼走,他只能走一條最穩定的路。
現在灼光科技有技術領先的地方就是在A和大資料方面,沿著這條路毫無疑問是最穩妥的。
以A和大資料為核心,不斷升級抖音的相關演算法,讓抖音像前世一樣火爆,然後走出國門,給上頭當打破輿論工具的排頭兵,這樣是最穩妥的名利雙收的方式。
然後洛明打算拿出公司的一部分資金,像谷歌那樣進行人類基因圖譜的破譯,同時在生物製藥工程方面進行投資。
還是那句話,在洛明看來什麼晶片,什麼航空航天都沒有拯救一個人的生命重要,生命是無價的。
只要在生物製藥工程有一些小的建樹,就能拯救千千萬萬的人。
正好林淑雯學的生物,而她父母都是這方面的專家,也為華夏的生物製藥工程奉獻了一生,他們肯定很願意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到時候灼光科技出錢,幫林淑雯的父母,幫廣大生物製藥工程的科學家們建立一個個研究所,推進華夏生物製藥行業的發展,拯救更多人的生命,這樣也算不白穿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