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那邊基金會的慈善專案,很多都是轉移資金所用,更熱衷於修建基礎的基建工程,不能說對社會沒用,但效率太低。
而我要做的,就是直接了當的救人性命,至於其他專案如教育、環境、基建都不會涉及,在我看來這些東西加起來都不如一條人命重要。”
洛明說的這個專案其實就是前世的水滴籌。
水滴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拯救生命,一開始水滴籌做的確實還不錯,但後來,水滴籌的商業目的性太強,反而越做越失敗了。
甚至出現了一些專業擼籌措資金的人,屬於是把網友們的善心,扔在地上踐踏了。
所以這一世,洛明選擇了,讓灼光科技親自做這個專案。
對於洛明的想法,林淑雯是很支援的。
因為林淑雯曾經的一個好友就是去了米國那邊,她的好友就跟她吐槽過米國那邊的慈善基金的運轉模式。
說的簡單一些就是,基金會宣佈捐贈要捐贈一座學校,然後就是內部報價,這個價錢報的非常高,能賺一大筆的那種。
接著讓基金會控制的公司把這個專案承包下來,這樣一來,資金就順利轉手。
而且他們做的還是慈善專案,稅收方面還有優惠,這些慈善基金很少會直接參與捐贈資金給得了重病或者意外而即將逝去的生命。
因為這麼捐贈的話,慈善過程太簡單了,無利可圖,同時又不會產生什麼名氣,屬於是白扔錢。
而且林淑雯一直都知道,洛明是帶著幾分理想主義色彩的人,他思考問題的方式一直都不像資本家,更能和普通打工人共情,他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林淑雯也不覺得奇怪。
至於說容木,這傢伙很看重自己的名聲,這個慈善基金會一搞起來,估計就沒人會叫容木資本家了,都是叫企業家了。
就衝企業家這三個字,容木也會同意的。
洛明和容木同意,林淑雯自然不會有意見,不過公司的高層們卻不是都同意這個提議。
“洛總,容總,做慈善我贊同,可把我們投入每年收入的10%拿去做慈善會不會有點太多了?”仝明偉問道。
“咱們公司去年的盈利有200多億,10%拿出來不會影響公司的發展,我覺得不多。”洛明說道。
“現在咱們公司因為滬上這邊給出的政策,不需要交太多的稅,但政策總有到期的時候,我們拿出這些錢來做慈善,也是為了減免公司的稅務。”容木站在錢的角度說道。
“我覺得能幫助別人總是好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嘛!”林淑雯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公司三位主事的人都這麼說了,其他人也就沒有再勸了。
“既然大家都沒什麼意見,那這件事就這麼決定了。”洛明拍板把事情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