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需要我開啟寥寥幾條推送,抖音就會利用它強大的後臺資料推測你喜歡的推送型別,並迅速推薦你“可能會喜歡”的東西給你。
人是社會動物,需要認同感,抖音就透過它的推送機制就為人們提供了這種認同感。
舉個例子,比如你喜歡看別人用惡作劇折磨人,但是這在一般人眼裡是“不正確的”,甚至是“應該被譴責的”。
而這個時候,伱開啟了抖音,你刷到了幾條惡作劇影片之後,你會突然發現,整個抖音推送和抖音的評論里居然有這麼多和你有一樣愛好的人,你的這個愛好一點也不奇怪!
這個時候,你會不會喜歡上抖音這個軟體?
它一邊給你看足你喜歡的東西,另一邊又把同類人的距離拉近了,這樣一來,人的認同感就出現了。
有了認同感,尤其是某些小眾的認同感之後,你想把自己再拉出去都難,因為在公開的社會中,這些認同感很可能不會被承認,只有在抖音裡,你不會覺得孤獨。
這就是我所說的“滿足了人的真實需求”。
這種認同感也屬於是社交的一環,但眼下的我們卻是無法複製的,況且這和我們企鵝一直以來走的社交路線並不衝突。
我們的企鵝主打的是陌生人社交,這種尋求認同感的社交和我們幾乎是沒有關係的。
所以我覺得劉總的話太過片面了,我們也不需要因此而調整對待灼光的態度。”
張總的話,很快就引起了一批人的支援。
特別是企鵝影片,企鵝音樂,還有e事業群的提米工作室那邊。
最近提米工作室憑藉《王者榮耀》在手遊界已經殺到超神了,市面上的手遊有一個算一個,在《王者榮耀》面前都是渣渣。
提米工作室也藉著這款遊戲直接起飛了,縱觀企鵝旗下的一眾手遊工作室,愣是沒有一家的營收能和提米碰一碰的。
因此在這種時候,提米工作室絕對是堅定的站在灼光科技這邊。
企鵝影片和企鵝音樂一個和華悅娛樂深度繫結,他們還盼著華悅娛樂趕緊拍出下一部迷霧劇場的劇呢!一個和洛明,林淑雯深度繫結,靠著兩人的歌,企鵝音樂都能吃到巨大的流量。
除此之外,企鵝的其他子公司也有不少在灼光的各個APP上做宣傳打廣告的。
這時候讓企鵝和灼光切割,那不等於是自斷一臂嗎?
所以這些公司也自然而然的表示了反對。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高層和劉總一樣,他們覺得抖音擴張太快的話,可能會對企鵝未來的發展造成影響。
於是企鵝的高層一番討論之後馬總拍了下桌子:“行了!別吵了!你們的意見我都知道了,這樣吧!公司對灼光科技的態度一切照舊,但他們這個短影片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張總。”
“馬總您吩咐。”
“在微信上開個短影片的小程式視窗吧!”
“可是馬總咱們沒有灼光科技那麼優秀的大資料演算法啊!”
“我們對大資料又不是完全沒有研究,只是做不到這麼精準推送罷了!
但我們也有我的優勢,我們本身就對使用者足夠了解不是嗎?”
聽完馬總的話,張總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