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跋涉之後,森林到了盡頭,眼前一片開闊,出現一條大河,這就是根河的源頭。
這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反差感頗為震撼。
站在高處,洛明和林淑雯能清楚的看到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水被河心島分成兩段,一路流向天邊。
從森林裡出來,眾人加快步伐,來到了俄羅斯族小鎮住宿。
眾人抵達小鎮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護林員安排好了住宿後,就向眾人提出了告辭。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早飯後,眾人就一起去往了呼倫湖。
呼倫湖和貝爾湖是“呼倫貝爾”得名的原因,除此之外呼倫湖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稱號——大澤。
無論是《山海經》還是草原民族的歷史,都少不了這個名字。
洛明和林淑雯之前去過千島湖,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美景。
和千島湖相比,呼倫湖更像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美玉,充滿了大自然的神秘色彩。
“老闆,我們的新導遊到了,他會帶我們去鄂溫克族的一個部落。”正在洛明拿著手機拍照的時候,一個保鏢走過來小聲說道。
“那下午就出發吧!”
保鏢點頭應是。
在湖邊野餐完,洛明和林淑雯再次出發,跟隨當地的嚮導去往了部落。
和已經徹底商業化、要收幾十元元門票的馴鹿苑景區不同,眾人千辛萬苦抵達的部落還保持著原始的風貌,可以一窺鄂溫克人祖輩的生活。
這裡不需要買苔蘚才能喂鹿,林淑雯一路上順手撿了撿就有一大包了。
可讓林淑雯沒想到的,那麼大一包的苔蘚,幾乎是在他們到達的瞬間就被馴鹿嗅到搶光了。
“這些馴鹿都不怕人的嗎?”林淑雯一臉震驚的說道。
“怕的話他們會湊上來?”洛明反問道。
“額,也是,好在他們也沒白嫖,我沒少拍照片。”
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洛明的林淑雯來到了黑山頭馬場。
“兩位客人,草原上騎馬和別處不同。”馬場的工作人員和兩人說道。
林淑雯一開始不信,覺得在哪兒騎馬不是騎?她剛出道那會兒,拍電視劇的時候就有騎過馬,感覺騎馬也就那樣。
然而林淑雯上了馬以後,才發現這裡的馬場居然沒有人牽馬。
林淑雯被嚇了一跳,還沒等她反悔,馬兒就狂奔了起來。
內蒙這邊騎馬,那是真的在草原上狂野衝刺啊,相比之下,她之前在劇組體驗的騎馬只能叫做“溜達”和“坐馬擺拍”。
林淑雯騎的棗紅馬飛奔出去了,洛明騎著的大黑馬見同伴跑了,立馬跟了上去。
洛明一開始還有些緊張,死死抓住馬背上的鐵環,後來慢慢適應了這種節奏。越來越放鬆,身體也開始隨著馬匹的顛簸一起上下起伏。
去享受草原上撲面而來的清風。像少年啦,飛馳。
唯一的遺憾是,草原上馬全力賓士起來的速度太快了,保鏢們沒能拍下什麼有趣的照片,但總體來說也算是不虛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