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是,我們公司的人臉識別演算法雖說也有部分底層邏輯是多層分析演算法,但這個多層分析演算法只是為了提高準確率的保險手段。
我們的人臉識別,更多的是採取了和大資料處理技術同型別的資料分析演算法,再加上A技術的輔助識別。
三管齊下,經過多輪的對比這才有了當前99.99%的識別率。
至於張警官你所懷疑的真實性的問題,我們可以現場錄製一段影片進行測試的,或者張警官,我們可以直接用你的影片進行分析。”
說完這些周皓嵐轉頭看向了張嚮明,顯然是把決定權交給了張嚮明。
張嚮明想了想後說道:“周先生,我這個人更相信實時發生的事情,貴公司的監控裝置應該能和會議室的攝像頭相連吧?如果可以我想看貴公司的人臉識別技術是如何處理實時監控畫面的。”
周皓嵐聞言轉頭看向了林淑雯。
林淑雯點了點頭,表示了同意。
周皓嵐和後勤部門打了個招呼,就把會議室的攝像頭畫面投影到了PPT上。
起初影片的內容就是他們五人,沒有任何多餘的畫面。
周皓嵐簡單除錯了一下,影片監控畫面發生了變化,影片上的所有人都被實時標註出來。
郭赫斌幾人看著幕布上的畫面,嘗試轉頭遮擋自己的面容,可是幕布上的標註框還是一直鎖定著他們,甚至隨著時間推移,標註框裡的標註文案越來越豐富,例如郭赫斌的標註框裡已經將他的警察身份列在其中。
郭赫斌回頭驚訝的對林淑雯說道:“周先生,你們的影象識別不僅僅只是人物識別吧?”
周皓嵐笑著點了點頭:“是的,這是我們公司大資料演算法的一種應用渠道。”
郭赫斌旁邊的張嚮明目睹了這一幕對影象識別演算法的質疑少了很多,他小聲和郭赫斌討論著什麼,表情有些激動。
郭赫斌聽了他的話搖了搖頭,說實話,郭赫斌已經不懷疑灼光科技人臉識別技術的真實性了,相較而言他更關心未來科技是如何如此有效率的識別出這些資訊。
周皓嵐看著幾人討論了幾句之後都陷入了沉思,他試探著開口說:“影片大家都看到了,演算法同樣輸出了一份識別日誌記錄,這份記錄裡會詳細記錄識別的人物資訊,同樣我們的服務也會將識別內容以資料的形式返回給使用者,方便使用者進行二次處理。”
說完周皓嵐停頓了一下,等待兩人提問,但兩人都沒有說話,看到大家沒有疑問,周皓嵐繼續說道:“說完了識別準確率和識別效率,我們繼續來看下識別耗時。
實際上剛剛PPT上演示的攝像頭識別畫面已經展示了此部分的內容,但我還是要使用一個更簡單粗暴的例子給大家直觀地演示下。”
說完這些,周皓嵐從電腦目錄中找出了兩張圖片,一張是普通人戴著帽子和口罩只露出了眼睛的照片,另外一張則是夜間監控鏡頭拍的照片。
在使用影象識別介面分析這兩張圖片時,幾乎是瞬間就得到了識別結果。
周皓嵐將識別日誌開啟展示給大家檢視,遮擋識別用時0.32,而夜間監控鏡頭的照片用時僅有0.27。
這速度把郭赫斌也嚇了一跳,他也顧不上其他了,立馬取出了一個u盤遞給了周皓嵐:“周先生,能麻煩你幫我們掃描一下這段影片嗎?”
周皓嵐點了點頭,接過u盤插進了電腦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