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到**海倫·凱蒂斯嘴裡差點蹦出那句:“袁華,你以後別給我打電話了,我怕夏洛誤會。”
而她哥哥的眉頭卻是皺的更緊了。
海倫·凱蒂斯,見狀越發覺得不對了,她拿出手機,登上了油管,想看看這首歌到底是什麼情況。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油管芬蘭的趨勢榜上,《一剪梅》居然排第二?海倫·凱蒂斯整個人直接懵圈了。
更讓海倫·凱蒂斯驚訝的是,不僅僅是芬蘭,周邊幾個國家的趨勢榜《一剪梅》也都在前五的位置。
海倫·凱蒂斯還從來沒聽說哪首華語歌,在北歐多國以這等姿態強勢衝榜的。
“難道是灼光娛樂想要開拓海外市場,所以砸錢打榜了嗎?”海倫·凱蒂斯在心裡想道。
於是海倫·凱蒂斯給秘書發了個訊息,讓她查查灼光科技有沒有給《一剪梅》打榜。
秘書那邊很快就來了回覆,結果自然是沒有。
零宣傳,零推廣,零打榜,還是首純中文歌,愣是衝到了多國前三!
海倫·凱蒂斯感覺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這時候海倫·凱蒂斯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她在哥哥的車上聽到這首歌,並不是小機率事件,而是因為這首歌真的在芬蘭爆火了。
這一切都讓海倫·凱蒂斯覺得不可思議。
海倫·凱蒂斯的直覺告訴她,自己必須要搞明白前因後果!搞清楚這首歌為什麼在海外爆紅了,說不定有什麼商機呢!
本來下了飛機,海倫·凱蒂斯還感覺挺累的,這下瞬間就來了精神。
回到家後,海倫·凱蒂斯給秘書撥通了電話,和秘書一起埋頭調查了幾個小時,終於搞清楚了《一剪梅》爆火的前因後果。
原來,就是北歐這邊一個長相有點滑稽的網紅,站在雪地裡,用蹩腳的中文,唱了句:“雪花飄飄,北風蕭蕭。”這哥們唱的還跑調了。
可偏偏他這幅樣子,配合奇怪的變調,讓這首歌瞬間變得越發搞笑和洗腦了。
而網友們一開始自然是不知道他在瞎哼什麼,就只是單純的覺得沙雕。
然後,很多人都對這首歌感到了好奇,索性就去搜了一下,然後找到了這首《一剪梅》。
透過翻譯,明白了歌詞的意思後,都覺得驚為天人!
這其實很正常,華夏的語言翻譯一下,在很多外國人看來都像是在寫詩,更別說是一首歌的歌詞了。
再加上,不懂中文的老外們實際上,並不理解裡頭的意境,所以,他們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又沒全懂,只是覺得這首歌的曲調和歌詞結合起來聽著很悲傷。
這也就是為什麼剛剛海倫·凱蒂斯的哥哥會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
至於說為什麼這首歌會率先在北歐這邊過了,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這邊老是下雪,代入感直接拉滿。
再加上北歐這邊的頹喪文化比較流行的,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歡迎。
可這歌實際上和頹喪可沒什麼關係。
瞭解了真相的海倫·凱蒂斯無語。
她在油管上搜了一下《一剪梅》一下子跳出來很多影片,影片裡的人一個個戴著痛苦面具,抑鬱到了極致,在那唱著:“雪花飄飄,北風蕭蕭。”
海倫·凱蒂斯笑了,因為在華夏聽到這首歌只會想起袁華來。
海倫·凱蒂斯在油管上看了幾個影片後,一拍桌子她決定不直接翻拍《夏洛特煩惱》了,她要先把《夏洛特煩惱》引進試試,就衝這首爆火的《一剪梅》,海倫·凱蒂斯就覺得值得一試。
如果反響一般,再投資翻拍也來得及,如果反響不錯的話,還能小賺一筆。
想到這兒,海倫·凱蒂斯給了秘書一天時間準備相關的計劃,一天後,她就要和洛明提引進《夏洛特煩惱》的事情了,順便還要買下《一剪梅》的相關版權。
洛明那邊在得知海倫·凱蒂斯要引進《夏洛特煩惱》後自然不會拒絕,《一剪梅》的相關版權也賣給了對方。
結果海倫·凱蒂斯給了洛明一個驚喜,截止到國內《夏洛特煩惱》下映的那天,《夏洛特煩惱》在海外上映一共7天了,票房達到了2000多萬美元,差不多是1.5億華夏幣,本來13.5億的票房,就這麼變成了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