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瀚文接過話筒,裝出一副因為緊張而有些結巴的樣子說道:“我我很高興能.能獲的這個獎,這這部電影其實拍的很艱難。
我剛畢業的時候兜裡一分錢都沒有,我爸媽供我讀書的錢都是借的,我不好意思和家裡開口要錢,所以我去了一位師兄的劇組給他打下手,快一年時間才攢下幾萬塊錢,這錢根本不夠拍電影。
好在這個時候灼光娛樂拉了我一把,他們給了我10萬塊錢的投資,瀧葉老師還因為喜歡我的劇本,私人贊助了我一首歌,多虧了他們這才能讓這部電影拍下去,我.”說到這兒梁瀚文擦了擦眼睛,眾人這才發現他的眼眶有些紅了。
臺下的“林淑雯”心想:“沒看出來,這梁瀚文居然是個這麼感性的人。”
殊不知,梁瀚文上臺前手上就擦了風油精,為的就是能哭出來,這樣才能把範志清給他挖的坑儘可能填上。
“對不起,我有些失態了,我真的沒想到,十幾萬拍的一部微電影,一個圈子裡的明星都沒有,能獲的網上眾多網友的認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讓《那些年》的全網播放量達到了千萬。
當然,也要感謝評委們對我的認可,我無以為報,後面我會拼盡全力,拿出最優秀的作品來回報大家的喜好。”說完梁瀚文對著鏡頭90度鞠躬。
而且還不是鞠一下就起身的,整整低了10秒的頭,然後雙手合十再次對觀眾和導演組致謝才走下了舞臺。
網友們不少都被梁瀚文的表演感動了:
“看看!梁導多真誠的一個人,不比剛剛的那個範志清更接地氣,更真實?”
“之前說黑幕的人呢?拍《那些年》才花了十幾萬,梁導哪有錢賄賂企鵝?”
“就是,要不是拍攝實在艱難,梁導也不至於在這種場合潸然淚下吧?”
“誰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還在嘴硬!沒看到這部電影一個明星都沒有嗎?《心獄》可是有一個二線明星撐場子的。”
“我早就說了,大眾喜歡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那些年》的全網千萬播放就是最好的證明。”
“低階觀眾又開始了。”
在彈幕的爭辯中,第四屆滬上大學生國際微電影節圓滿落幕了。
李如意那邊得知了梁瀚文上臺領獎做的一切後嘴角微微上揚:“這個梁瀚文不管他是有意還是無意,確實是給我們省了一些麻煩。”
“李總,現在網上還有關於這兩部微電影的節奏,我們要不要悄悄處理一下?”
“什麼節奏?再說我們搞黑幕嗎?”
“這倒是沒有,網上的討論都是小眾的文藝片和受大眾喜愛的電影哪個更應該獲獎。”
“和我們沒關係那就不用管不,不對,我們得管!給我買幾波水軍,把這個話題的熱度炒起來,炒的越熱越好,這樣我們也能賺一波熱度。”
“好的,李總我這就去辦。”
而與此同時,“林淑雯”正和朱導,梁瀚文一起吃飯呢!
“朱導,您之前不是說,滬上大學生國際微電影節的第一名基本是文藝片得的嗎?這次怎麼出現意外了?”“林淑雯”好奇的問道。
“我說實話,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心獄》,哪怕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我給《心獄》的分數也是最高的,它是我唯一打了滿分的片子,《那些年》我只給了9.5分。
本來我以為會有很多人給《心獄》打滿分的,結果卻只有我一個給滿分的。
我問企鵝影片的人是不是他們搞鬼了,節目組給我的解釋是,《心獄》的導演提前得知了這次電影節的評委是誰,這部電影是給我量身定做的,所以他們不能讓這部電影得第一名。
還說如果我不相信,可以親自去一趟企鵝影片的總部,那邊有相應的證據。
企鵝影片的人都這麼說了,我就知道這事兒十有**是真的了,既然如此那個範志清的電影就不配得最佳微電影獎了。”
“原來是這樣,那朱導你是把你手中的0.5分也加給《那些年》了嗎?”“林淑雯”問道。
“沒有,我還沒加這0.5分,《那些年》的分數就已經超過《心獄》了,所以企鵝影片那邊肯定是做了什麼的。
要我說這兩部作弊的電影都不配得第一,但看在你的面子上,我這次就睜一隻閉一眼了。”
“林淑雯”聞言心裡已經有了計較,企鵝影片大機率是在回報灼光娛樂直接把《那兔》給他們的恩情,這樣也好。
“林淑雯”隨即轉頭朝梁瀚文問道:“梁瀚文,你獲獎感言說的你家很窮是真的假的?”
“是真的,我家在一個小山村裡,窮得叮噹響,我家要有錢的話,我就去師兄的劇組打下手,更不用公司投資了。”
“林淑雯”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回頭公司會給伱撥款,由你來指導一部電影。”
“是把《那些年》擴拍成院線電影嗎?”
“不是,是一部全新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