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雯,你那邊沒事吧?”洛明一接起電話就開門見山的問道。
“沒事,閃姐叫我過去是因為.”
林淑雯把企鵝音樂的事情告訴洛明。
洛明聞言有些驚訝,他記得前世企鵝音樂就是在2013年末拿到了大量資金,開始大規模收攏音樂版權的,沒想到今生居然還是這樣。
“洛明,你怎麼突然不說話了?”
“沒什麼,我是在想企鵝音樂這麼一搞未來華夏的音樂軟體會變成什麼樣。”
林淑雯一聽來了興趣,洛明超越時代的眼光她還是很信任的,於是饒有興趣的追問道:“洛明快說說看,你覺得未來華夏的音樂軟體會變成什麼樣?”
“要我說的話,華夏的音樂軟體未來大機率會是企鵝音樂一家獨大,他們收攏了大量的音樂版權,一些小音樂平臺的生存空間會被徹底擠壓,最終被企鵝音樂收購。
當然了,肯定也會有新的音樂平臺冒出來,不過這種新的音樂平臺大機率是帶社交屬性的。”
“社交屬性?”
“對,你可以理解成透過大資料對使用者的分析,推薦給使用者可能會喜歡的歌曲,然後透過同一首歌曲,讓更多有相同愛好的使用者因為這首歌而結緣。”
“聽起來是個不錯的玩法。”
洛明笑了笑,他說的這個音樂平臺毫無疑問就是網易雲音樂了。
網易雲音樂主打線上歌單和網路歌曲,pp裡還附帶有社交屬性,所謂的大牌推薦和音樂指紋就是社交。
除此之外,網易雲音樂還是業界首個以地理位置為核心要素,推出了同城音樂這個概念。
後續更是還提出了發現和分享這兩個概念,再結合所謂的“個性化推薦”、“私人f”,這樣的大資料推送,根據使用者習慣自動匹配歌曲,使得網易雲音樂很快就在年輕人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但也僅僅是這樣了,網易雲音樂在市場的份額佔比始終沒有超過20%,和企鵝音樂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一方面是因為網易雲音樂另闢蹊徑做有社交屬性的音樂pp讓音樂pp的功能不是那麼純粹了,導致不少只喜歡聽歌的使用者對其敬而遠之。
不說其他,光是播放的時候會按大資料計算出使用者的喜好,自己在使用者歌單中插入一些所謂的使用者可能喜歡聽的歌曲,就讓網易雲音樂損失了不少使用者。
網易雲音樂後知後覺停止這個功能後,已經為時已晚了。
還有一方面就是網易雲音樂的版權太少了,企鵝花了大價錢買了這麼多版權,為的就是不讓後續市場出現新的音樂pp和他搶奪市場。
任你花樣玩的再多,功能再齊全,沒有音樂版權都是扯淡。
至於說以前的老大,現在的老二酷我,按前世的流程大概在2014年12月,酷我就會和酷狗開始接觸,謀求合併,共同抵禦企鵝音樂。
這次合併是成了的,大概是2015年3月的時候,酷我和酷狗合併,然後拉上其他三家被企鵝擠壓的幾乎失去了生存空間的音樂版權公司,意圖打造亞洲最大的音樂集團。
後來他們一起成立了華夏音樂集團,可惜這個集團的發展也不順利。
在2016年6月的時候,企鵝收購了華夏音樂集團的大量股份。
一個月後,也就是2016年的7月15號,企鵝音樂宣佈和華夏音樂集團合併,2017年1月24日,新的音樂集團正式更名為企鵝音樂娛樂集團。
至此酷我就成了企鵝旗下的一家音樂公司。
這一世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酷我應該還是會按這樣的歷史程序發展下去。
說實話,洛明對此是樂見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