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外優秀的人才,最後留在美國,表面上好像是因為美國的科研環境,但實際上背後也有心理學會的影子。他們在暗中操作,潛移默化的改變一個人的立場和志向。這些事,卻沒有人發現,也沒有人知道。
可惜,真的可惜。
在揣測人心的角度,心理學會這群人是真正的老手。他們覺得,所有事情都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所以當簡淵自己陷入這種在國內不受待見,到外國風生水起的人生際遇後,他也會當局者迷,改變自己的立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得不說,這種套路雖然顯得老套,但潤物細無聲,十分管用,而且讓人根本察覺不到什麼。
想來,前不久傳出去的“華人神探”的名號,也是心理學會的授意。他們暗暗用這種方式試探簡淵的態度。簡淵只不過是懶得搭理,卻被他們認為是態度曖昧。所以現在就迫不及待的提出了入籍的建議。
妙啊,真的妙啊。看來從簡淵還沒來得美國的時候,心理學會的人就已經想好了這個辦法。甚至這不僅僅是對簡淵一個人的計劃,對其他領域的人才,這種事也發生過吧!呵呵,不愧是美利堅心理學會。
可惜啊......
這些人做夢也想不到,簡淵和其他人不同,因為他從始至終根本就不在乎名利和少年意氣,他不會因為被心理研究所拒絕而怨恨,也不會因為在美國的生活就失去自己的思考。
因為他的思維是客觀的,不是普通人那種帶有立場的客觀,而是可以拋棄自己的立場的客觀。
所以當事業跳脫出自己立場之後,再看待這些人情世故的局中局,居然是一目瞭然,毫無阻礙。
“我想想,可以嗎?”簡淵問道。
看到簡淵沒有拒絕,湯姆森鬆了口氣。他真的怕簡淵一口回絕,如果那樣的話,那簡淵未來在美國估計會困難重重了。
“好,我相信你會做出最好的選擇。”湯姆森笑了:“去忙吧。”
“好的。”
簡淵放下申請表,直接離開了。
其實對於這件事,簡淵的想法也很簡單。最開始是覺得,本來就是想來利用一下美國的資源,入籍也不是不可以,就當投名狀了。反正以後再退出,恢復國籍唄。
但是簡淵轉念一想,自己為了活下去可以不在乎什麼名聲,但自己還有父母、親人、朋友。如果其他人知道這種事,不明真相的他們會怎麼做?自己無所謂流言蜚語,可自己的親人朋友豈不是也會被連累,被人戳破脊樑骨?
所以這件事,不能同意。雖然絕對的理智代表的沒有感情,但簡淵現在還沒有到那種完全“太上忘情”的程度,他依然有家庭的親情的觀念。這不是對思維超脫者的一種束縛,而是一種讓人不會失控的羈絆。
影視劇裡的超人和祖國人的區別,恰恰就在於這一點點的羈絆,僅此而已。
人的思維啊,不能一直在內心空曠荒蕪的燎原上裸露狂奔!
這件事,看來得想個辦法解決。
看來,要當一次戰忽局了!
喜歡我真是心理醫生請大家收藏:()我真是心理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