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淵聽著李問明的感嘆,心中只是苦澀。他原本都有進一步在娛樂圈發展,輕輕鬆鬆圈錢致富,然後病好了就開始拿著錢鋪張浪費,揮霍人生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南方之行讓他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嚴重缺陷,飽受噩夢折磨的他,早晚有一天會撐不住的。所以必須要破解掉自己噩夢的困擾。想活下去,就必須要進一步研究心理學。
但問題是,就算進一步研究心理學,他可能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這種選擇就是,不往下走就必死無疑,往下走也未必有重點。
就好像心頭上掛了一個生命倒計時的鐘表,滴滴答答,隨著噩夢侵襲,聲音也開始變大,讓人心慌,時刻提醒自己的理智人生可能隨時結束,這太恐怖了。
所以簡淵一直說,不研究心理學他就會死,別人都覺得這是他在表明志向,只有簡淵自己知道,這是真話!
世界很大,活著好難,只想默默的當一個小透明。
“我真的覺得,你很厲害。”李問明一邊走,一邊說道:“其實在我眼裡,人並不是以年紀去劃分的,而是以閱歷去劃分的。有些人活了幾十歲,還是渾渾噩噩,愚不可及。有些年紀輕輕,思想的深度就已經高於常人了。在我看來,如果年輕人在很小的年紀,比如你我現在這樣的年齡,就有超乎常人的思想,那只有兩個原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一個原因,就像我一樣,先天生的好,我的父母給了我超乎常人的物質基礎,還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也可以讓我到各種地方去開拓視野。別人在課本上學到、學不到的東西,我坐飛機到當地親眼所見、記憶猶新,兩者當然沒辦法比較。這些道理我甚至不需要學,看就看會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像你一樣。”李問明看向簡淵,說道:“後臺的經歷豐富,有遠超同齡人的閱歷和經驗,但問題是,這大部分一定是負面的經歷。因此才能有反思,有感悟,從而比同齡人多了對人生的思考。簡淵,我覺得你是這樣的人,可是據我所知,你好像沒有經歷過什麼太大的困苦。所以我很好奇,你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
簡淵笑了,不得不說李問明還是有些自己的思考的,起碼這件事上李問明想的是沒錯。只不過李問明做夢也想不到,簡淵這些經歷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夢中的閱歷。
看到簡淵沒有說話,李問明也不繼續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只是感嘆道:“其實像是我這種,總結出來的人生道理也是繼承於父母。而像你這種,一定是經歷了很多的艱難困頓、黑暗醜惡,才能塑造出冷靜至極的客觀角度。但是這樣的你,居然沒有被扭曲,沒有黑化,沒有得精神病,也沒有變成反社會人格,而是衝破重重阻礙,變成一個成熟、理智、理性、平淡,懂醜惡但不醜惡,知世故又不世故的人,這個機率......所以我覺得你真的是太牛了,我這才是我最佩服你的地方。所以我想和你交朋友,因為你絕對是一個優秀的人。”
簡淵看向李問明,居然心頭有些小感動。這份孤獨的心情他從來不屑去傾訴,但是沒想到居然還有人能窺得其一,真的是不容易。說起來,李問明也是一個懂自己的人了。
不過男人之間的交情,要是在此刻只能用矯情的語言去表達,那也太惡俗了。君子之交淡如水。
於是簡淵只是調侃道:“你不會以為我要感動吧?你這其實還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少用巴納姆效應糊弄我。”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李問明問道。
簡淵說道:“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透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並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比如算命先生還有星座,都是這個原理。”
李問明哈哈大笑,這個話題也到此為止。
喜歡我真是心理醫生請大家收藏:()我真是心理醫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