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白超的上司聊天時間很短,該說的都說了,該提醒的也提醒了,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把虛擬城市建模裝置在整個領地全部從新佈置上。
並且領導們說的沒錯,這不只是防護罩上,就連整個領地的地表全部鋪滿了輻射性粉塵,對人體的傷害絕對很大。
所以,李飛覺得如果用風把地表的輻射汙染粉塵全部颳走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個人說,有一隻蝴蝶在太平洋彼岸扇一下翅膀,就可以在地球的另一邊形成一個風暴。
其實,想要形成風暴並不難,空氣中的冷熱變換,可以造成氣流的流動方式也跟著變換。
到了一定級別的磁力,想要引低氣壓、雷暴以及狂風,都是很輕鬆的事兒。
狂風升級到了極致,一個超大型的龍捲就出現了。
狂風是颳走地面的浮塵,但是輻射源除了浮塵之外還有水,還有地表最少五米的土層,都會有輻射汙染。
說實話,換上任何一個國家,只要被核彈攻擊了,他們除了交給時間慢慢的化解核汙染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有人說,現代科技那麼發達,就算再強的汙染也可以用科技手段去消殺乾淨,這是可以的,但是那個區域一定要小,小到一個國家承受得起消殺乾淨核輻射汙染的消耗。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國家有這種實力,因為,工程量太大了,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核國家之間不敢發生戰爭的原因。
因為一旦開戰,首先科普一個,就算地球上人類全部毀滅,核彈全部爆炸,地球還是地球,毀滅不了。
除非,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全部都在同一分鐘同一秒同0.01秒爆炸,這樣同時爆炸起來的核武器,才有可能真的毀滅地球。
否則,核武器毀滅的只有人類毀滅不了地球,甚至就算發生了核戰爭,也毀滅不了全人類。
因為只要不在爆炸中心,超過一定距離之後,鑽到地下就可以躲過沖擊波,但是要有一定的深度。
正是因為如此,現在世界上每一個有這個能力的國家都會給自己的人民留一個末日堡壘。
為的就是如果有一天發生核戰爭,自己的國家就要儲存一部分人,等戰爭過後再出來重建之間的國家,傳承自己的文明,薪火不息。
但是,他們已經做好了,一旦發生核戰爭,倖存下來的人就要在末日堡壘地下生活幾十年。
因為如果發生核戰爭,核輻射汙染粉塵就會鋪天蓋地佔據了整個天空,充斥在地表到大氣層每一寸空間之中,每一呼吸的空氣當中,核汙染會一直存在10年,20年,30年乃至更久。
如果發生核戰爭,脆弱的地殼就會發生運動,導致全球大批次火山爆發。
大批次火山爆發噴出來的火山灰以及核粉塵會瀰漫到大氣層當中,很多年。
天空中的核粉塵,火山灰阻擋了陽光照射大地,地球的地表溫度就會急劇下降,核冬天就會來臨,零下50°到零下200°之間的氣溫就會是地球表面空間的常態。
直到很多年以後,地表空間所有的核粉塵從天空中落下來,不再在大氣層當中阻擋陽光,地球上的核冬天才會逐漸消失。
所以,各個國家考慮的就是這樣,一旦發生核戰爭出了躲在地下幾十年,別無他法。
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保證自己全國的民眾都能躲到地下工事幾十年,只能保護一小部分人。
沒有人願意自己是被放棄的那一大部分,所以,核戰爭是所有國家都不願意去賭的軍事行動。
除非,別人先開始核戰爭,這也是為什麼北美在自己的國土上引爆了兩顆1.5萬噸當量的中子彈,世界上所有國家,能作出反應的都做出反應了。
有的都已經開始動員某些人搬進末日基地了。
話歸正傳。
虛擬城市建模裝置在內華達魔鬼三角地區引動18級以上颶風,一層一層的刮掉地表的浮土,將整個魔鬼三角地區幾乎所有能颳得動的地面都給颳了個遍,然後將這些浮土都用超大型的龍捲風給捲走。
捲到哪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