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馬曉雲,田子欣把關志鵬和李東來叫到辦公室,開了一個小會。
“二位,現在咱們不差錢,我決定執行集團新發展策略,找你們過來商量一下。”田子欣看門見山的說。
既然都已經決定了,還商量什麼呢?
“田董,你的策略一定是對的,你說,我們執行就是。”二人馬上回應,也不知有沒有同樣的想法。
田子欣擺擺手,“公司是大家的,不是我一個人的,你們這樣搞,是把我當獨裁者麼。”
“你有這個能力,我們心服口服。”二人又恭維。
田子欣臉一虎,不悅的道:“你們身為公司高管,萬萬不可有這種思想,否則將帶動其他管理人員也產生這種思想;這種思想看似大忠,實則是大奸。
小的說是懶惰,消極應付;大的說是給我灌迷魂湯!
一個公司沒有反對的聲音,不允許不同的意見,搞一言堂,遲早會完蛋!古往今來,再強大的獨裁者都只能強橫一時,不可能強橫一世!
所以,你們這種思想要不得!”
見他說的認真,二人不敢笑了,凜然而遵,“是,是的。”二人又相互對望一眼,心說田董看問題真是深刻,看的好遠。
“請問田董,有什麼新發展策略,說來聽聽。”
田子欣便把自己的策略說了,就是走收購兼併其他水泥廠的策略,上市的目的是什麼,主要就是為這個。
這也是如今水泥行業興起的一股風潮,有國資背景的,有雄厚外資背景的,都開始了這條路子;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在強大的資本面前,中小型企業只有被收購的命運。
經營困難,連被收購資格都沒有的,那就只有倒閉的份。
就拿著名的水泥巨頭海螺水泥來說吧,成立時間是1997年9月1日,是寧國水泥廠和白馬山水泥廠合併而成;一個月後就在港交所上市,2002年初又在上海證劵交易所上市。
這是一家有國資背景的水泥廠,成立一個月就上市,很明顯,自然是為了融資。
融資自然是為了收購擴張之路,這也是對付國外資本的一個辦法。
往後二十年時間裡,海螺集團一共收購了近百家水泥廠,全國各地都有,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泥巨頭。
事實上這一條路子很正確,二十年後,曾經被外國資本團控的中國水泥行業,終於擺脫了外資的束縛,外資紛紛潰敗出走。
紅星集團要想在資本橫行的水泥市場生存,發展壯大;也必須要走這條路子,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田董這個策略好,我們贊同!”關李二人舉手同意。
“那好,我決定成立‘收購委員會’,編制是四個人,由關總任主任,李副總,黃副總,韓副總任副主任。
委員會的工作就是關注各地經營資金困難的水泥廠,把它們的資訊匯總起來,為公司收購它們提供第一手詳實的資料。
你們幾位都是在水泥行業打滾了多年的老油條,路子廣,關係廣,應該是有法子收集資訊的。”
這個任務很重要,對集團發展很重要,希望你們要充分重視起來!”
“一定不辱使命!”
田子欣點點頭“那這事就這麼定了,馬上行動起來。關主任,下去後立刻通知外地的黃勇和韓山根,讓他們也行動起來!”
“明白!”
其實收購之路除了是擴充套件產能的一條路子,在股票市場上,一個企業的營收越高,股價也隨之越吃香;另外這也是進行市場渠道擴充的一條好辦法。
任何一個被收購的企業,先前都有起固定的市場和客源,收購之後可以把這些資源整合起來為整個集團所用,這可比一點一點的開拓市場效率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