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正值壯年,風華正茂,按理在古鎮找份事是不難的,可一個星期下來,竟沒有一家用人單位要他們。
本地人就不說了,你不會說白話,溝通有困難,這是情理之中的事;這年頭的燈具廠雖然不少,但還沒有形成規模大廠,管理也落後,與其稱之為工廠,還不如說是手工作坊比較合適。
少則十來個人,多則上百人。
本地老闆用人一般用同村的,或者是熟人,要麼有親戚關係的,極少用外地人。
而店面呢,多以夫妻店和家庭店為主,用的都是家人,一家人就靠一個店面過活。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這時的本地人相當的排外;你用普通話問個路,遇到年紀大的,人家甩頭就走,睬都不睬你。
排外的原因除了本地保護主義的因素作怪,跟外地人不安分守己也有關係,當初第一批南下的人中許多人可沒幹過正經事,搶劫,偷盜,坑蒙拐騙,打架鬥毆,販毒賣淫……名聲搞得臭哄哄的。
本地人稱這些人為爛仔,偏仔,鬼仔……遇之如蛇蠍,唯恐避之不及。
深圳,東莞,惠州等地的排外性質還好點;而粵風最濃的什麼佛山,中山,順德,花都等地,本地人是最排外的,排外基因深入骨髓。
你在這些地方做計程車,司機一聽你是外地口音,那就牛逼哄哄的,嗓門大,一口白話哇哇亂叫,出錢坐車還受這份氣,搞的人直冒火,恨不得一巴掌甩過去。
這種情況直到好多年以後才改觀,主要是許多外地人生意做大了,整體風頭已經壓倒本地佬,形成了自己的圈子,本地佬就牛逼不起來了。
………
就拿佛山那些做鋁材的土豪來說吧,佛山的鋁材曾經佔據整個粵省90的市場份額,整個南中國70的市場份額,了不得。
鋁材屬於貴重金屬,投入資金巨大,一般人玩不起,那些鋁材廠的老闆是名副其實的真土豪。
田子欣目前的實力在他們面前就是掏鼻屎的小屁孩。
他們做生意都是現金,交期由他們定,出了質量問題,客戶你還唧唧歪歪的是吧,要不要,不要就拉倒,別人還排著隊等著要貨呢。
2010年以後,浙江,福建,廣西的有錢人也在粵省投資鋁材廠,短短几年,佛山土豪的市場份額雪崩,下降到不足之前的50。
這就是市場經濟。
你可以佔領先機,但不要奢望永遠霸著玩。
………
說完了本地人,來這裡開廠開店做生意的外地人也不要兄弟二人,這就有點令人想不通了。
這天,兩人忙和了一上午,又碰了幾處壁。
兄弟倆鬱悶不堪的在一家雜貨店買了可樂,蹲在一家工廠門口的樹蔭下喝。
“媽的,真沒想到,這鬼地方找工作這麼難,咱們這麼優秀,那些人真是有眼無珠!”田子歡抹著脖子上的汗,忿忿不平的抱怨。
“是啊,我也想不通。”田子欣也感到很無奈。
“難道見我們天生就是當老闆的料,所以別人不要。”田子歡自我感覺良好的這樣安慰。
“你別說,還真有這種可能!”
田子欣見他西裝革履,穿著白襯衣,黑皮鞋,頭上還打著閃亮油光的定型摩絲;再看看自己,也是衣冠楚楚,風度翩翩。
也是,一個是磚瓦廠的副廠長;一個是身價幾百萬,手握兩處產業的京川第一首富,氣度自然不同凡響啦,與正經找工作的人完全不同,一眼就能看出來。
何況自己腰裡還彆著一隻惹眼的大哥大,誰敢用你們啊。
“應該就是這個原因了!”田子欣篤定的點點頭,正準備想辦法解決,這時只見迎面走來一對父子模樣的人。
二人皆穿著樸素,摸樣寒酸,風塵僕僕;老漢扛著一床被窩,手裡提著一隻老大的編織袋,小夥子挑著一個擔子,擔子裡是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
這種裝扮二人在火車站見過不少,一看就是外出打工的。
“兩位老闆,請問你們的工廠還要人麼?”老漢望了望二人身後的工廠,憂心忡忡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