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凌聽完了姚霽的話,直起身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對那已經快要蔫成白菜的官員笑了笑,讚賞道:“其實你的法子也有些道理,只是諸位愛卿說的不錯,太過興師動眾,成效也不見得有多少……”
那年輕官員如果說剛剛是蔫了,現在已經是驚恐了,不住地擦著頭上冒出來的冷汗。
“不過鳥雀難尋,雞鴨鵝之類的家禽卻好找,戴執……”
“臣在。”
戴執心頭一動,連忙出列。
“你到了災區,去買上幾百只鴨鵝,將它們餓上一餓,然後放入蝗蟲群中,看它們食蟲幾何,如果吃的夠快,就多買些,僱些農人放鴨鵝吧。等他們發現鴨子和鵝可以靠吃蝗蟲長肥時,不用你驅趕,也會有人去放的。”
劉凌見那年輕官員一副驚訝地表情抬起頭,還有好心情對他笑了笑。
“朕不是不會納諫的人,你想法很好,就是膽子小了點,朕記得你是戶部的官員,應該是沒有資格上朝的,是因為蝗蟲之事被特點來的嗎?你叫什麼名字?”
“臣,臣叫田匡!”
參朝官都是五品以上大員才能上殿,這年輕官員原本確實是沒有上朝的資格的,即使能來都是忝居末位連隊尾都不能站,哪裡想過會被皇帝記住,當場露出“受寵若驚”的表情,胸中滿是肝腦塗地以報伯樂之恩的想法。
“臣的曾祖是著有《救荒活民書》的田青林,所以微臣被召來參贊此事……”
“啊,田太守的曾孫。”劉凌也錯愕了一下,他能記得他是因為他過目不忘,每次戶部有什麼事情,經常能看到這年輕官員捧著大量案集跟在幾位戶部主官後面,能得到這樣的栽培,不是出身很好就是有什麼了不起的本事,所以才記住了他的樣子。
聽說他是恵帝時期農學大家、曾官居青州太守之位,被百姓稱為“活人太守”的田青林之後,劉凌也瞭然地點了點頭。
這位太守,確實在救災和賑濟上有獨到之處,如今代國各地賑災設立的“粥廠”管理辦法,便是他整理出來推行的。
“既然如此,那戴執……”
“臣在。”
“這次救災滅蝗再多帶上這個田儀吧。放鴨的事情可以教給他去辦。”劉凌露出自己的招牌微笑。
“朕相信田大家的後人必定也是能活民救災的能臣。”
“微臣萬死不辭,一定不負陛下厚望!”
田匡熱淚盈眶,抽泣著跪地接旨。
“嗯,到了那裡,記得送一袋子蝗蟲入京給朕。”
“咦?”
田匡抹著眼淚疑惑不解。
“百姓怕蝗神,朕必須做個表率。朕準備炸一盤子蝗蟲吞了,若朕食了蝗蟲安然無事,百姓也就知道殺蝗蟲沒有什麼了。”
劉凌像是開玩笑一般說著。
“朕吃都吃了,餵鴨子也就沒什麼了。”
呃?
剛剛不是還要吐的樣子嗎?
姚霽赫然看向劉凌,滿臉古怪。
其實仔細看看,劉凌笑著說這話的時候表情雖然很放鬆,可是喉間卻不停抖動,應當還是覺得噁心吧?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吃蟲子什麼的……
姚霽一眼掃去,見許多大臣已經捂住自己的口鼻,想來光是想象就已經讓他們難以忍受了。
但劉凌這樣的態度確實讓不少大臣敬佩,眼神裡全是讚許之意,那田匡原本就抹著眼淚,現在更是恨不得一副生吞幾個蝗蟲陪皇帝以示決心的樣子。
這樣的事情劉凌已經做的很順手了,半點看不出刻意或有施恩收買人心的端倪,自然對田匡好言鼓勵了一番,又繼續聽從其他人的意見。
“臣以為,刻意預掘長溝,每隔一定距離掘溝一條,發動百姓敲鑼,驅趕,蝗蝻受驚,跳入溝內,即以泥土填入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