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也是心有慼慼焉,心中又揣著“蕭九”的事情,只覺得這一天經歷的事情,實在是奇妙又大感頭痛,唯一還算欣慰的,大概就是看到了薛太妃,並且發現對方過得不錯這一點了。
姚霽和劉凌正在閒聊間,少司命素華突然在外面敲起了門。
她今日一天都在負責戒備,是在胡夏武士們的虎視眈眈中度過的,這個時候前來求見,倒是讓劉凌很是好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凌開了門,請了她進來,卻見她一臉嚴肅,對劉凌行過禮後,直接開門見山道:“陛下,屬下今日在胡夏人中,發現了幾個可疑之人。”
劉凌“啊”了一聲,想起那假扮成胡夏武士的“蕭九”來,點了點頭:“是,其中有一個還替朕瞞住了身份,後來朕與他在林中見了一面,他自稱‘蕭九’,是去西域查雷火門事情時,喬裝打扮混入胡夏人隊伍裡的。”
“不,不,陛下有所不知,九歌首領大都互有感應,因為我們的功法雖然各有不同,但大多來自於同源之處,你說的那武士我一開始就察覺出武功路數和我們同屬一脈,所以並沒有阻止他搜查您……”
素華說著自己的發現。
“我說的是替那流風公主駕車的老車伕,似乎也是九歌中人。”
“你是說,蕭九是九歌裡的人?”劉凌驚得從桌邊站起,“那不可能,如果蕭家還有九歌中人,蕭將軍不會瞞著朕!”
“蕭將軍畢竟在宮中多年,能知道的事情有限,如果對方有意隱瞞與他,他又怎麼能知道?”素華說,“屬下相信那老者也察覺到了我的身份,但我們雙方互有默契,都沒有揭穿彼此的身份。”
“可屬下事後一想,九歌中山鬼與河伯叛出,是並不把先帝當做主公看待的,隱隱還有些敵視。東君的行蹤也是下落不明。如果他們對陛下有什麼大逆不道的想法,屬下豈不是要犯大錯?左思右想之際,只能請陛下來定奪了。”
素華滿臉憂色。
“就怕來者不善。”
“九歌的人不少啊。”
姚霽心道。
“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裡,都沒有‘九歌’的存在,究竟是這個演算的世界自行發展出來的,還是其實歷史中就有隻是我們並不知曉?”
她心中對於這個“系統”越發敬畏了。
他們自以為是“觀察者”,以一種造物主的姿態觀察著這個世界,實際上這個世界表現出來的那一面,真就是他們以為的那樣嗎?
姚霽在這邊思考著“九歌”和代昭帝之間的關係,那邊“代昭帝”劉凌卻在頭痛素華說的話。
說實話,他並不像他父親那樣野心勃勃,什麼都想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他看來,九歌被創立出來是為了讓這個國家更好,而不是淪為皇帝的某種手段的,所以才有大司命掌死,少司命掌生,各司其職的局面。
東君也好、河伯也好,他們離開了宮廷,固然有先朝宮亂的緣故,也未必沒有他們對宮中失望,又或者想要重獲自由的想法。
只有心中先埋下了這樣的引子,才會一有機會,立刻爆發出來。
第一代的九歌是心中有大志向的人,第二代、第三代也許還能傳承下來,到了第四代,第五代,甚至後來,說不定已經只是為了“傳承”而“傳承”,為了服從而服從了。
但是劉凌不覺得先祖建立的“九歌”中會有為胡夏賣命的後人,無論對朝廷多麼失望,又或者對先帝或自己這位皇帝多麼失望,他們畢竟還是代國人,是承載著“九歌”意志之人,斷做不出賣國求榮的事來。
素華心中實在是難掩不安,躊躇之下,長嘆了一口氣:“哎,如果湘君在就好了,湘君應當知道那一支是何人。我的師父走的早,我學藝不精,無法分辨出那到底是哪一支……”
素華已經是當世少有的高手,可她依舊說自己“學藝不精”,那當年那些“九歌”們一身的本事,可想而知。
也不知道是天意如此,還是冥冥之中有高祖庇佑,正在說著蕭逸,就聽得門外王寧突然來求見,說是兵部送來了大捷的戰報。
如今四方戰事幾乎已經塵埃落定,但能聽到“大捷”,要麼是生擒敵酋,要麼是大獲全勝,劉凌此時已經將易容清除了大半,剛剛在素華的伺候下脫下外衣,連中衣都來不及穿好,急急忙忙就開門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