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啟稟陛下,此次地動,城南損失最為嚴重,房屋幾近全毀,井水枯竭,地面下陷,無法通行人畜,好在城南傷亡並不慘重,此乃不幸中的大幸……”
莊駿說到這裡,和殿中大部分官員一樣,用餘光悄悄看了劉凌一眼,才又繼續說道:“但上萬戶百姓房屋盡毀、無以為繼,賑災取暖之事,刻不容緩。”
和朝中許多官員一般,他實先也不知道皇帝為什麼要秘密調動禁衛軍去驅趕百姓,等他知道訊息的時候,他們家房梁都快震塌了。
劉凌眼下黑青,顯然一夜都沒有休息,聽到莊駿的話,他繼續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可否先讓災民清理南城,以工代酬?”
這麼多災民,要修房子,要將殘垣斷壁清出去,要讓他們不餓死,不凍死,還要在廢墟上將新房子建起來,是極大的工程。
設立粥廠賑濟更是需要許多廠役,這些廠役所花費的酬勞比施捨米糧所用的還多,可不用這麼多的人手,又會有災民哄搶米糧之事。
而目前京中的人手,根本做不了這個。
除此之外,還需要擔心百姓居無定所、男女混居引起的麻煩,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會不會引起瘟疫等等,千頭萬緒,說上幾天幾夜都說不完。
“臣認為,倒是可以。”
莊駿看似贊同劉凌的觀點,可接下來話鋒立刻一轉。
“但也有不妥之處。”
“說。”
劉凌側頭揉了揉眼睛。
“啟稟陛下,城南居住的百姓原本就是貧苦潦倒之人,身體並不健朗。這些人昨夜剛剛經歷地動,並沒有得到休息,又缺衣少食,風餐露宿,能不得病已經是萬幸,此時要求他們服徭役,一來不近人情,二來大災剛過,人心惶惶,並不適宜徵調民夫。”
莊駿是刑獄出身,對於人心的把握還在內政才能之上。
“陛下此時應當賑撫災民,設立粥廠,穩定民心,才可徵調民夫處理災情。”
“朕幾日前剛剛發了罪己詔,此時也不怕再來一道。命中書省早日擬詔吧。”劉凌苦笑,“等太玄真人來了,也不只祭天了,京中附近的山川河流並祀典所載神祗皆要祭祀,京中內外死者收殮為厲壇以祭之。戶部尚書……”
“臣在。”
戶部尚書也是滿嘴是泡,一旦出現災害,他們戶部就是諸部之中最忙的。
“命戶部左侍郎鄒峰、右侍郎曹燦查探災情,和工部一起查明災民受災情況,而後定出個賑災的條陳,要快!”
劉凌就怕大臣們互相拖拉。
“立刻開常平倉取糧,先設立粥廠,所以廠役和賑災官員不得歸家,就在粥廠進食,如有剋扣米糧、濫竽充數者,一律族誅。”
常平倉是朝廷設立的糧倉,朝廷於豐年購進糧食儲存,以免穀賤傷農,歉年賣出所儲糧食以穩定糧價,乃是恵帝時極力推行的政策,全國上下有常平倉共計兩百餘座,僅僅京中就有二十餘座。
京外的常平倉可能還有與民爭利、剋扣糧草的情況,但京中常平倉是歷代皇帝都極為重視的,年年都要親自探查,所以糧倉必定全滿,如今拿出來賑災,也是無奈之舉。
“是,陛下。臣認為,也可以同時倡導京中富戶共同捐資買糧,或施粥贈米。京中有做飯的百姓,可以多放點水,把米湯舀出來,施與飢寒之人,又能救活不少人。”
戶部尚書已經是救災小能手,當場又提出了好幾種想法。
劉凌皺著的眉頭漸漸舒展,隨著官員們各抒己見,劉凌或同意或否決,效率極快的解決了不少問題。
見皇帝心情漸漸好了,官員們才開始敢說出心中的想法,而此時所有官員們最想解決的卻不是如何平息災情,卻另有其事。
這其中,又以門下侍郎莊駿、御史大夫江帆最為迫切。
“陛下,您說請太玄真人祭祀天地神靈並枉死百姓以安撫百姓,以臣看來,是遠遠不夠的。”
莊駿咬了咬牙,突然開口。
滿朝討論的聲音突然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又驚又怕的看向莊駿,像是他突然變成了什麼開啟妖怪封印的膽大之人。
果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