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後的第一個早朝,對劉凌來說滋味並沒有那麼好,無論是朝臣還是劉凌,在向天下人下“罪己詔”的時候,心頭都難免有一絲悲憤和不甘。
明明他們都這麼努力的去匡扶社稷了,為什麼老天還不認可他們?要弄出這麼一場日食來?
然而所有的過場還是要走的,從今日的早朝以後,劉凌就要罷朝避居,不著鮮豔衣服,不享樂,不食葷腥,減少用膳的次數,在高祖清修的宮中小觀裡齋戒思過,直到太玄真人主持的祭天儀式結束。
日食帶來的可怕影響,在很長時間內都縈繞在所有人的心頭。
等到劉凌下了朝,還沒離開宣政殿,後面又有人慌慌張張來報,說是宮中出現了怪事。
原來今天早上,御膳房裡突然闖進了一隻大蛇,這季節蛇都是冬眠的,也不知道哪裡出來這種大蛇,頓時鬧得沸沸揚揚,誰也不敢動那條蛇,用草筐給框住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先太皇太后就是在遊覽御花園的時候被蛇咬死的,宮裡一直有傳聞說這宮中的蛇是冤死的平帝魂靈變的,他一股怨氣不散,所以常常伺機出來撒氣,傳的多了,宮人之人對蛇都有了敬畏之情,即使看到也不敢打,就連先帝在時,御膳房屢有家禽被蛇禍害的事情往上報,到最後也總是不了了之。
御膳房出現大蛇的事情報道劉凌這裡的時候,劉凌實在是覺得荒謬。現在事情這麼多,哪一件都是十萬火急,一隻蛇的事情居然要報到他這裡。
然而等到訊息靈通的王寧悄悄和他說了“蛇靈”的事情,劉凌才明白為什麼一隻蛇會惹得宮中人心惶惶,只好忍住心中的荒謬之感,遂派了王寧去看看情況。
人常說“國之將亡,必生妖孽”,連續出現的日食和大蛇簡直要逼瘋人的神經,就連宮中規矩極嚴的地方都到處流言蜚語,更別說民間了。
劉凌一想到今後的擔子,心情就更加煩躁。
偏偏像老天爺故意要雪上加霜似的,怪事越來越多,之前只有一隻蛇亂跑,到了下午的時候,皇宮各處的蛇紛紛出了洞,跑到寬敞的宮道上聚整合一團,皇宮上空麻雀和烏鴉黑壓壓一片亂飛,哪怕宮中放出專門趕鳥而養的鷹隼也不離開,驚得人心惶惶。
到了這個時候,王寧知道即使自己出面也沒用,尤其是那些蛇,看起來讓人慎的慌,只想掉頭就跑,連忙跑去了宣政殿,去請聖駕。
此時,唯有皇帝自己親自在宮中轉轉,才能明白什麼叫眼見為實,而不是其他人妖言惑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寧去宣政殿找劉凌的時候,姚霽正在宮中閒逛。
昨天天生異象,姚霽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歷史出現了偏差,出現了史書上從未出現過的日食,卻沒有想過是不是因為裝置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發生的這一切。
如果將天空當做兩個“節點”連線的渠道的話,一邊強制關閉,天空也有可能出現一片漆黑的樣子,並不見得就是日食。
至於“天火”的事情,也有可能是以訛傳訛,或者火藥的出現在這個時候就已經產生了萌芽,只不過一直沒有記載。
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故事實在太多了,誰又能知道史書上沒有記載的事情,是不是就是沒有發生過呢?
因為不停的這樣催眠自己,姚霽被單獨留在這個世界的惶恐才漸漸安定了下來,能夠一大清早就打起精神在宮中亂逛。
她堅信如果是裝置出現問題的話,等同事們修理好裝置就會派人來接她,在此期間,她需要做的就是冷靜以待,權當是又有了一次單獨科考的機會,繼續她之前未完成的工作。
姚霽一邊這樣想,一邊沿著宮道往前走,走到一半的時候,卻發現一堆人圍在宮道上。
她好奇地“穿”過人群,徑直走到人群的中心,卻突然一怔。
冰涼的磚路上,互相糾纏著幾隻灰蛇,冷血動物在冬季是根本活不下去的,所以即使它們團成一團,卻依舊凍僵住了,有兩隻看起來是已經凍死了。
“你們說怎麼回事?昨天天狗吃了太陽,今天這麼多蛇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非爬到最顯眼的宮道上死……”
一個侍衛小聲地竊竊私語,這麼小的聲音除了他身邊的同伴沒有人聽得見,偏偏這裡有一個不算“人”的人,將它全部聽到了耳朵裡。
“他們說先帝和平帝都是暴斃而亡,所以宮中有怨氣不散……”提起先帝的死,每個人都有些畏畏縮縮,“是不是,是不是……”
“現在這位陛下這麼仁厚,一定不會是天譴的。再說了,先帝是傳詔讓陛下繼位的,哪裡能有什麼怨氣?”
“可是無論是天狗食日還是蛇出洞,都不是吉象啊!”
這下代昭帝有□□煩了。
姚霽嘆了口氣。
即使在史學界,對於這位代昭帝也有不同的結論。正史上對代昭帝的記載,自然是風光霽月,聖人一般,甚至連他那與眾不同的英俊外表都成為了皇帝儀態的典範,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代國的男子都以“劍眉星目”作為美男子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