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寡人無疾 > 第67章 願意?不願意?

第67章 願意?不願意? (第1/5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的專屬戰爭遊戲 處處找茬?侯府小姐我不當了 容家那個病秧子,有點毒 冷王,你家王妃是絕世神醫! 海棠春鬧 攝政王的逗位元工王妃 誰說這卡牌抽象啊,這卡太棒了! 被趕出豪門?假千金帶飛炮灰全家 蘇七小姐回府後京城多了個神運算元 帶著拼夕夕穿年代 七零嬌嬌看懂彈幕後,被大佬寵哭 地府彈幕刷爆屏,人鬼齊在直播間吃瓜 生育值0?毛茸茸獸夫皆頂級大佬 末世:女校保安,開局校花求收留 暴君虐我?轉身勾搭權宦奪他江山 半熟 高武:變身破碎的她,靠加點變強 古今直播間在手,三歲半團寵殺瘋了! 末世:被困女大寢室,一秒一物資點 凝氣境如履薄冰,金丹期重拳出擊

最近是多事之秋。

先是翰林院莫名起火,燒了畫院裡不少的畫兒,還有幾個宦官被著火升起的煙霧活生生燻死,惹得宮中人人緊張,生怕天子一怒浮屍千里。

還好,皇帝並未因此有何惱怒,反倒好生安慰了翰林院裡的那些畫師,其中那位救了《東皇太一圖》的畫師甚至還被賜下了一件宮中珍藏的丹青子真跡,雖然畫的是山水,但也是外界難得一見的珍品。

然後皇帝就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大概是因為畫在翰林院都不安全,又或者是皇帝想要其他人也領略高祖的風采,皇帝居然把那副高祖的《東皇太一圖》掛在了宣政殿上。

宣政殿啊!那可是平日上朝、聽政,以及舉行朔望冊封的地方,每天文武大臣都在這裡上奏聽宣,算是整個宮中人流最絡繹不絕之處,結果皇帝就直接把《東皇太一圖》掛在了宣政殿最顯眼的位置!

許多愛畫、善繪畫的大臣為了這幅圖,連早朝都來的早點,人沒到齊就先進了殿中仰著頭端詳著這幅畫,有的連上朝都走神,眼睛的餘光不停的就往供在殿下的那副《東皇太一圖》上飄……

聽說有許多大臣已經在家中偷偷臨摹了。

還有的老臣望著那幅畫就痛哭流涕,非說這幅畫掛在殿中以後,高祖向他們託夢了,還有的硬說上朝時覺得那高祖為原型的神仙太一眼睛老是看著自己云云……

其餘的即使對畫沒有興趣,但這幅百年前畫聖丹青子的真跡實在名頭太大,來來去去總要多看幾眼,越看越覺得此畫不凡,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宣政殿裡掛上了丹青子《東皇太一圖》的事情京中內外都知道了,許多對丹青子狂熱無比的學子為了能看看這幅真跡,也擠破頭想法子要得到舉薦的資格參加殿試。

最近沈國公戴勇日子也不太好過,他沒想到皇帝就這麼大喇喇的把那幅畫掛在那兒了。雖說見過他家這幅畫的人不多,但因為這幅畫名氣太大,也不是沒有交好的人家曾去求看過這幅真跡,有的人家想要炫耀自己和沈國公府關係好,都是用“我見過他家家傳之寶”這樣的噱頭來吹噓的。

好在以前是供在家廟裡,光線昏暗又隔得遠,幾個老朋友居然都沒看出這幅畫動過手腳,有一位還感慨這幅畫就得掛在亮處看,在黑乎乎的家廟裡膜拜時,那眼睛都看不真切,原來這幅畫最傳神的地方居然是眼睛……

戴勇提心吊膽了許久,接受了無數同朝之臣或可惜或同情的安慰之後,一顆心才慢慢放了下來,也對和他家結盟的陸凡更加佩服。

也不知道他在哪兒弄到的手段,居然沒有人生疑,反倒還誇讚這眼睛才是最傳神之筆……

每個人都這麼說,那這人畫龍點睛的本事,已經超過丹青子了。

大約是這幅畫太過讓人讚歎,而又有太多的人想要瞻仰高祖的聖顏,對於皇帝用兩個殿試的資格來換取這幅畫的傳言流出時,竟沒有人嫉妒戴勇得了兩個平步登天的名額,反倒有些可惜他換虧了。

至於皇帝為什麼把這幅畫放在這裡,皇帝的對大臣的回答也很簡單——這麼一副畫,如果只放在內庫裡,未免可惜。當年《東皇太一圖》是為了紀念君臣之誼而被賜下,如今也為了提醒皇帝和臣子們牢記當年君臣相得的感情而掛在這裡,算是一種見證。

這種情懷自然得到了一片讚譽之聲。

宣政殿日夜都有人值守,白天上朝理政,晚上也是重兵把守,莫說一幅畫,就是一根針都丟不去,掛在那般顯眼的地方,除了宣政殿也起了火,否則這幅《東皇太一圖》再安全不過。

這算是前朝發生的事情,暫時還不算什麼大事,但要說起後宮裡皇帝突然開了恩旨遣散宮人,就未免有些耐人尋味了。

代國是沒有什麼宮人遣散制度的,偶有放出宮去的,那也是宮中的恩旨,算是特例。宮中有采選使,會在地方上採選十三歲以上的良家子作為宮女,這種宮女有月俸有地位,有時候還能升任女官,是宮女中最普遍的一種,如今宮中年紀最大的宮女是景帝時期的,在宮中已經呆了一輩子。

還有一種叫宮婢,是家人犯罪而沒入宮中的良家子,或是主家犯罪後沒入宮中的,這種一般從事著技術工或後宮中的下等勞動,宋娘子就是當年主家犯罪沒入宮中,被挑選出來做奶孃的,這種在宮中也非常多,很多都是在做著粗使工作。

至於地方藩王進獻、民間有特殊才能而進獻的,大多是妃嬪的預備役,這種宮人也有不少,很多都很快從宮女成為低等級的嬪妃,從此擺脫伺候人的命運。

代國的高祖不愛用宦官,所以宦官的地位普遍不高,導致民間很少願意把孩子送進宮中做宦者,宦官的來源大多是犯人和窮困潦倒不得不賣身入宮的,還有一些是天生就是天閹,被採選使或家人送進宮中的。

正因為宮中沒有遣散制度,而採選的採選使卻是三年一採選,後宮裡的宮人數量劇增,即使經歷過平帝時期的宮變枉死了不少宮人,到了劉未登基之後,人數也漸漸回到了過去的數字,並且越來越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為何景帝和恵帝要擴大宮殿的規模,就是因為後來宮中的人數已經漸漸超過高祖時期,宮中已經容納不下那麼多人了。

這種事擱在恵帝時期,恵帝早就想法子裁人了,哪怕送也要送出去,一個方寸之間掃地的活兒都有四五個人幹,讓這位守財奴的皇帝看到了,恐怕要痛心地暈死過去。

當年王皇后治理內宮時也深覺開銷過大,有些宮人是不必要的,如果實在不好遣散,送去冷宮也是一條路子,可皇帝都沒有應允。

到了袁貴妃接手這個爛攤子時,更是對這麼多宮人的吃喝拉撒頭疼不已,俸祿雖然是國庫出的,可是胭脂水粉膳食衣服和賞賜都是出自內府,這一大筆花銷讓劉未這個皇帝越做越窮。

恵帝當年錢不夠用的時候,會荒唐到把宮中的東西拿出去讓皇商去賣來補貼,他並不剋扣後宮,恵帝時期的妃嬪宮人是過的最富裕的,而到了劉未這裡,各種珍奇異寶雖然多,可是不能拿去換錢都是白搭。

寵妃袁貴妃的蓬萊殿算得上“人間仙府”,屋內珠光寶氣,腳下踩著的都是狐腋之皮,喝水的杯子都是水晶盞,可她還是要剋扣冷宮裡的用度,看重王寧送上來的那點孝敬,為何?

因為劉未都沒餘錢,更不會讓袁貴妃大手大腳的花。袁貴妃什麼都有,就是沒有閒錢,後來劉未派來了女官輔佐她,她連剋扣宮人的用度都不敢明目張膽了,日子過得並沒有別人想的那麼風光。

所以,當袁貴妃聽到皇帝要遣散一批年老的宮人出宮以減少內府開銷時,眼淚都快激動的流下來了。

她又不是什麼經營之才,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內府每月就撥下來那麼多經費,她本事再強,還能生出錢來?

天知道她根本就沒貪過什麼好處,可日子還是沒有王皇后在的時候好過,宮中許多人背後都罵她眼皮子淺剋扣宮人,她自己也冤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快穿之男神非要追著我 我家天后可是個大魔王啊 將本紅妝:首輔大人有野心 轉生到西遊世界當小妖 大晉官婢 鬼王在此 葉凡林若冰 錦繡良緣:撿個相公來種田 創業系神豪:我要供養百萬員工! [綜英美]App不能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