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一晃已是三年。
後宮的袁貴妃懷胎十月,終是成功生下了個兒子,只是這孩子一生下來就體質極差,還沒喝奶就開始喝藥,全靠幾位太醫日以繼夜的照顧才堪堪養了下來。
饒是如此,他還是兩天一小病,三天一大病,為了這個孩子,袁貴妃連脾氣都好了許多,就是怕聲音大了會把兒子嚇到天上去。
已經兩歲的四皇子,據說一生下來就讓那些年老的宮人連連稱奇。
老宮人們紛紛都說這位四皇子長得很像宮變時死去的先帝,連鼻子眼睛都生的一模一樣,就是太過瘦弱,沒有先帝精神。
因為宮中不少人這麼說,懷念父親的劉未非常高興,四皇子剛滿月就起名“宸”,讓一干大臣和後宮妃子嚇得目瞪口呆,第二天雪花一樣的摺子就飛了進宮,全是勸諫改名的。
宸,北極星,通常代指皇帝。和劉宸比起來,劉恆(普通)、劉祁盛大)、劉凌冰冷)簡直就像是隨便起的名字。
雖然說劉凌的“凌”,確實是因為生在含冰殿隨便起的,可劉恆以前是皇長子,劉祁也是淑妃之子,並非隨便什麼阿貓阿狗,可三兄弟名字普普通通,換個四皇子驚世駭俗,也太過了點。
無奈皇帝鐵了心就要用這個,哪怕大臣曲線救國勸他“怕折了孩子的福氣”也不動搖,反倒斥責他們“朕的兒子就是龍子,難道住不得帝星嗎?”
口氣裡,儼然只把這一個孩子當兒子,恨不得昭告全天下他有了個自己喜歡的兒子。
要是劉宸身體好,袁貴妃又爭氣點,說不定劉未努力個幾年,就能慢慢磨掉所有人的反對,讓劉宸當上太子。可惜劉宸身體太差,又有喘鳴哮喘),一歲多了連話都不會說,大臣們更是不願意支援四皇子了。
就連最忠於劉未的純臣,都對四皇子能活著長大不看好。
大概是哪個大臣“怕折了孩子的福氣”的話讓皇帝上了心,從登基開始就對道門沒有特殊照顧過的劉未,居然去請了天師道這一代的掌教太玄真人入京,想要借用神秘莫測的鬼神之力為他的兒子劉宸延壽。
這種病急亂投醫的行為自然是讓朝著一片譁然,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道教由於高祖的原因曾被立為國教,太玄真人是這任天師道的道首、朝中親授道牒的掌教,甚至受皇家供奉,算不得妖人,連諫都無法可諫。
而後這位道士入了京、見了袁貴妃,竟直言不諱的告訴袁貴妃她渾身煞氣,所以孩子才生來不足,沒折掉都是萬幸,還勸她必須凝神靜氣、多做功德,四皇子才能平安。
袁貴妃是什麼人?素來肆無忌憚慣了的,自己做過多少孽自己都不記得了,又氣又怕又疑之下,袁貴妃饒了幾個準備杖死的宮人,那年劉宸的喘鳴果然發的少了,袁貴妃這才信以為真,越發“平靜”起來。
劉未見不是自己的“罪過”,全是因為袁貴妃,也鬆了口氣。他一邊命人整理出高祖昔年修建的三清殿,供太玄真人和其弟子居住,讓他們為自己的小兒子祈福、修行,一邊又為大旱減輕了賦稅,想要替袁愛娘補上功德。
也不知道是太玄道人的本事太強,還是多做功德果然有用,這一年四皇子居然開口說了話,能牙牙學語不像痴兒了。
這下更讓劉未和袁愛娘欣喜若狂。
如今,天師道這位掌教的名頭也赫然響亮,直逼當年為高祖勘風水造臨仙城的張天師,在京中炙手可熱。要不是他常在宮中“修行”,並不經常出宮,恐怕門檻都要被求治病的人踏破。
對於過的無比悽慘的皇宮苦命三兄弟來說,對這位太玄真人,他們心中也是感激涕零。
大皇子先不必說,已經十一歲了,還天天被拘在中宮讀書,只有劉未開恩時才能去看看已經被貶為靜妃的廢后王皇后;
二皇子在道觀裡過了三年,已經徹底換成了道士打扮。聽說太玄真人剛剛入京時,還去拜訪過皇家的道觀玄元皇帝觀,和二皇子有一面之緣,卻把他直接當成了從小修道的小道士,還問他願不願意一起修道,可見他過的有多不像皇子。
三皇子自是不必說了,雖說袁貴妃這幾年“做功德”沒把他怎麼樣,但她就是裝傻沒讓他去讀過一天書,九歲的孩子了,聽說大字不識,靜安宮裡甚至不允許送進去一片跟字有關的紙。
三皇子的奶孃宋娘子更是在冷宮裡一天天熬壞了身體,如今連出來領粥米用度都是三皇子身邊的宦官王寧,而這王寧,又人人都知道是袁貴妃殿中出身,這幾年越發得袁貴妃器重,三皇子過的是什麼日子,可想而知。
一想到未來這江山有可能落到連走路都喘的四皇子身上,凡是有責任心的大臣都感覺前途無亮。
有些心思多的,早早就做好了打算;有些人就只能在心裡祈禱劉未是個長命的皇帝,如果他足夠長壽,先熬死了體弱多病的四皇子,代國也許還有些太平日子可過。
好在劉未在後宮裡糊塗,治國卻很少犯錯,後宮雖專寵袁貴妃,但也並不只取她一人,除了對年紀大、身材豐滿的有偏好以外,沒太大的毛病,比當年袁貴妃進宮前一到外命婦入宮覲見時,就直盯著別人家的夫人不放要好得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幾年後宮裡也陸陸續續有幾個懷孕的嬪妃,可惜好幾個都沒坐住,還有幾個坐住了命不好,生下來的都是公主。
漸漸的,宮裡有了傳聞,說是太醫院裡有幾個太醫其實是袁貴妃的人,一旦診出來是兒子的,那孩子就一定生不下來;若是女兒,還能保住一命。
就因為這個,宮裡懷了孕的都不敢顯露出來,也不願找太醫診斷,希望能借著袁貴妃“修身養性”的功夫好一舉得子。
可惜自四皇子會說話後,劉未就沒心思去後宮了,一天到晚捧著兒子教說話,氣壞了一群又要落入擺設命的妃嬪。
由於這位生來受寵的四皇子太受重視,許多曾經受過袁貴妃苦的宮人比袁貴妃還希望四皇子別出事,能夠好好活著,讓他爹媽好好“積德”。
在這種情況下,原以為自四皇子生下來後就會變得腥風血雨的後宮,竟莫名了有了一段“祥和”的時間,連宮人走路都敢說笑了。
壯哉,我太玄大天師!
“看出來是哪個沒有?大皇子有沒有龍氣?”
“離得那麼遠,看得到才有鬼!”
中宮“浩然正氣閣”外,一老一小兩個道人正在對面的樓閣上竊竊私語,為首的老道人身材魁梧,雖鬚髮皆白,但臉如冠玉,無半絲皺紋,稱得上是鶴髮童顏、風度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