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帝劉甘好斷袖,但一開始隱瞞的太好了,沒有人發現他愛男人。
悲劇就從“沒發現”開始的。
劉甘有四個弟兄,他是皇后所生,雖是第三子,但前面兩個兄長的母妃份位都很低,早早就封了王出了宮去,最小的那個兒子又太年幼,不成大器。
劉甘被立為太子時,正是恵帝病重之時,那時候太子妃是皇后的侄女,太子嬪和其他妾室都是當朝權臣之女,劉甘的東宮後戚中幾乎佔了朝廷的小半勢力,沒有廢什麼力氣就坐穩了位子。
恵帝去後,劉甘登基,出身顯赫的太子妃成了皇后,其他太子嬪和良人也晉升為妃嬪,但人數並不多,也沒有大肆徵兆秀女充填宮廷。
這點讓後戚們都很滿意,他們都認為皇子肯定就會出現在宮內哪個的女兒身上,沒有納妃就是對他們最好的賞賜。
對於皇帝來說,代國一直以來的問題就是後戚力量太強,幾代皇帝無不想著削弱後戚的權利,先帝也不例外。
但沒有人知道他削弱後戚力量不是為了加強君權,而是能早日擺脫不得不“臨幸”女人的境地。
劉甘削弱太后家族勢力的行為後來觸怒了太后,兩人幾乎成仇,這種爭鬥最終以太后先發制人想要廢帝,卻失敗被幽禁於宮中而落幕。
太后一被幽禁,身為太后侄女的皇后就立刻失寵,但因為太后的家族並未徹底倒掉,而皇后的母族也是千絲萬縷無法擅動,劉甘並沒有拿皇后做什麼。
後宮裡的妃嬪從此使出渾身解數想要趁機獲得恩寵,劉甘卻像是突然腦子壞掉了一般,開始清心寡慾起來。
太后的勢力被扳倒後,後戚們乖乖歇了火,劉甘也漸漸掌握了朝中的權柄。此時,宮中和朝外都發現他開始寵幸一位長相俊秀的宮中宿衛,還親暱地稱呼他為“懷柳君”。
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皇帝還沒有兒子,卻開始好男色了,而且還不是閹人,是個前途無限的臣子。
在無數人唾罵、譴責這位“懷柳君”之下,這個男人終於頂不住壓力,以死相逼,想要自請求去,結果先帝不允,反倒將他掠入宮中,再不復見外人。
“懷柳君”被迫進了宮是件很隱秘的事情,外人只以為他是羞愧離京了。“懷柳君”失蹤,朝中一干大臣又開始操心先帝子嗣的問題,不但求情在各地選拔美女進宮為妃,而且紛紛研究“懷柳君”到底哪裡讓皇帝這麼痴迷。
這一研究不得了,有心人忽然發現,“懷柳君”竟長得有四五分像鎮國將軍府家的嫡女,蕭遙。
而蕭遙的小名,正是“柳娘”。
蕭遙行三,上面有個在外鎮守的大哥,還有個身為龍鳳胎的二哥名喚蕭逸,在京中任禁衛軍郎將,算是虛職。
她的兩位兄長自十六歲入了軍中後,就極少在家。
小名柳孃的蕭家女則是從小和太后家的內孫定了親,她的未婚夫正是皇后的親弟,也是當年太后撮合的婚事。皇后還是太子妃時就經常召見柳娘進東宮陪伴,一來蕭家是三朝元老,又掌管著京畿安全,對太子來說非常重要;二來也是關心弟弟,想要和未來的弟媳婦相處融洽,順便了解外面的情況。
柳娘長相併不美豔,性子也爽利,曾幫太子妃排解了不少寂寞。
太子妃當上皇后,當時準備等國喪一除就為弟弟安排賜婚,然而幾年間,太后鬥爭失敗,皇后失寵,身為太后親侄的未婚夫為了避嫌,很快退掉了和蕭家的婚事。
蕭家女就這麼等到十八歲,突然被退了親,居然沒有出嫁。
朝中不乏曾有過“年少輕狂”時的大臣,這麼推斷之下,立刻腦補出了一副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不外乎還是太子時的劉甘看上了已經有了婚約的蕭遙,無奈蕭家世代受劉氏皇族信任,為皇帝把守門戶,太子也不敢巧取豪奪,只能忍到登基之後徐徐圖之。
就連太后和皇帝突然變得越來越劇烈的衝突,也被他們認為恐怕有幾分是為了蕭氏女的緣故。
於是乎,好幾位重臣上門對蕭家的老將軍“曉以大義”,這位老鎮國將軍真正是忠君愛國之人,為了將皇帝“導回正途”,加上蕭家女本來就常入宮為妃,便含淚將女兒送去了宮中。
非但如此,蕭老將軍還耳提面命,讓蕭遙像是對待戰場一般“攻克”皇帝,讓他能走出“泥沼”,回到後宮的懷抱,要賢淑、要不專寵云云。
他也怕皇帝若是真和其他人想的那樣早就對蕭遙有意,蕭遙可能會專寵後宮,成為後宮中的靶子。
劉甘後宮中的妃嬪們數量雖少,但沒一個是吃素的。
蕭遙入宮時是皇帝登基後第一次大選妃。後宮裡沒有皇子,懷柳君的事情也已經以他“還鄉”告一段落,所以對劉甘有期待的京中各家還是送出了女兒。
因為擔心皇帝會害怕後戚壯大而產生反感,甚至還選了太醫令的女兒、恵帝時期皇帝賣爵而得侯的巨賈之女、還有薛太妃這樣當世大儒家出身的女兒入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進宮後,蕭遙果不其然一入宮就被封了貴妃,只在不受寵的皇后之下,享受的待遇也和皇后相差無幾,而薛芳雖然憑藉出身也封了妃,其實並沒有受過寵,只是為了安撫“文半朝”的薛家罷了。
巨賈之女王姬、太醫令之女張茜,還有累世大族出身的薛芳三人,因為從未受過寵,便被同為天涯淪落人的皇后所拉攏,協助皇后打理宮務。
在薛芳看來,皇后其實是個好女人,她的族中失勢,也依舊盡好自己身為後宮之主的責任,對待宮中妃嬪不偏不倚,從不因為自己已經失寵而苛待其他人,甚至經常維護被欺凌的妃子、宮女,宮中對她都是一片交口稱讚。
她還在太子妃時期就已經以德服眾,到了皇后時,哪怕劉甘忌憚她的出身,也找不到任何能夠動她的理由,是薛芳等人在宮中最好的靠山。
王姬善於經營、賬務;張茜通醫藥,精於婦科;薛芳過目不忘,知識淵博,又交遊廣闊,由於天生喜歡掌控一切的性格,一入宮就立刻使出各種手段對宮中的妃嬪和舊事都瞭如指掌,她們三人很快就成為了皇后處理宮務時的左膀右臂,甚至能夠自由出入後宮絕大部分地方。
那一年,皇帝幾乎就獨寵蕭貴妃一人,後宮其他妃子的殿中也很少踏入。蕭老將軍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恨不得把女兒罵個狗血淋頭的同時,又不免期待她能早日生下皇子,讓朝中安定,也可以不必背個“獨佔君恩”的罵名。
但一年過去了,劉甘還是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