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士頌身為夏王,而且拿下了秦國,威望已經今非昔比。
你這秦國舊臣,居然自持身份,在自己面前耀武揚威,這是想幹什麼?
所以,多一個陳宮不多,少一個不少。
至此,再也沒有陳宮的任何事蹟傳出,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李嚴和他的麾下,士頌為了考慮李嚴的感受,只留下一萬精壯,其它人馬全部勸退,卸甲歸田。
李嚴不敢表現出任何不滿,就這麼到了士安的麾下歷練。
李嚴武藝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從小習讀兵法,能文能武,屬於智將的範圍,頗有帥才。
士安很是滿意,李嚴是個不錯的手下。
李嚴也很滿意,士安的位子很穩,士頌多次誇讚士安類我的話語。
秦國已經丟盡了歷史塵埃,整個楚國被劃分為荊南省。
面對夏國的勢大,魏國、魯國、吳國都保持了沉默。
夏國攜勝利之危,誰敢出來嗶嗶,是閒命長嗎?
呂布最終還是自己了結自己,在深閨大院中,留下貂蟬和呂綺凌。
呂布死後,士頌用諸侯葬之,隨行親眷家屬多達上千人,聲勢浩蕩。
士頌單獨為他寫了悼詞,帶著士安全程觀禮。
士安很不理解,呂布此人根本沒有什麼優點,為何父親要大費周章為其舉辦葬禮。
其實,士頌也不太清楚,歸根結底,還是自身的歷史清節。
東漢末年最出眾一方諸侯,有著劃時代意義的人,後世貶大於褒的人,就是這麼一個人,算是這個時代,能從寒門走出來的一個成就最大的人。
每個人都說呂布忘恩負義,目中無人,志大才疏,優柔寡斷,但是何嘗不是一個平常人在這個時代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嗎?
在歷史上,這個時代,仁義禮智信,在底層百姓中,還不如一斗米,一碗飯來得有用。
大多數人都不能選擇該如何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為著活著而耗費著本就不多的精力。
而士頌的出現,快速讓這場混亂有了一個終點。
每次王朝的興起都是有衰轉順的起始點,內鬥只能無休止的耗費氣數。
呂布的人生終點,也給士安敲響了警鐘,夏國以後不出意外,會交到他手中。
士頌要給他的,也需要他教導後人一代代傳承下去。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