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越王有著蠻夷的味道,作為封號,確實有些難聽,曹操仔細想了很久,最終詢問再次叫來使者,詢問士頌還說過什麼。
使者想了想,一拍腦袋說道:
“廣信侯曾說過,他身為華夏子孫,怎麼可以貪圖王位呢。”
於是曹操微微一笑,又讓使者帶了兩份詔書過去,不過“越王”的封號改成了“夏王”!
當使者再次來到廣信的時候,面見士頌,士頌依舊平靜,繼續推遲,拂袖而去。
不過,士頌聽到封他為夏王的時候,嘴角微微上揚。
再過七日後,使者繼續帶著詔書面見士頌。
這天正直大會,不過此時在大廳中,文物非常齊整,就連之前留守在益州的程昱、許攸、郭嘉,全部回到了廣信,關羽也將統兵職權,暫時交給了幾個副將,趕了回來。
程昱、徐庶、許攸、郭嘉、荀攸、郭圖、陶然等文官站在左側。
關羽、黃忠、項霸、趙雲、徐晃、廖化、臧霸、周倉、斐元紹、文聘、威嚴等站在右側。
所有士頌麾下的嫡系文武基本全部趕了回來,他們離開,各地會不會有一定的影響。
並不會,現在劉表在龜縮著,根本不敢動作。
張魯此時只希望士頌不要去打他,哪還敢有異樣舉動。
至於益州太守嘛,暫時交給了下人處理,這次程昱回來正好帶回來益州省分劃分的圖紙和相關官員的缺口,和意見規劃。
文武齊聚,好像要見證什麼大事一樣。
漢庭使者宣讀,封士頌為夏王,封士燮為大夏王,士賜為夏國公。
雖然,士燮和士賜已經退幕後,但是在整個交州的影響力還是有的。
士賜雖然老了,但是並沒有糊塗,在士燮的利益被挑釁,受到侵犯的時候,士賜直接透過裝病,宣佈自己的決定,交州的事情,士燮說得算。
現在終於等到士頌成長起來,論威望和人心,甚至比他這個正牌的交州刺史還要高,所以士燮把髒活幹完了,現在留給士頌的是一個只聽著士頌轉動的交州。
不過在面子上的事情,還是要尊重的,就算朝廷不封賞,士頌還是會自薦士燮和士賜王公的事情,到時候。
不過曹操懂事,所以士頌也就省下了這個麻煩。
臺下的所有文武全部激動了起來,這次士頌不會再推遲了吧。
士頌站起來,問道:
“吾之功績可以封王嗎?”
這時詢問臺下的文武,他們全部跪倒在地上,齊聲喝道:
“主公之功績,日月可鑑,懇請主公登臨王位,順應天意!”
士頌看著文武的齊呼,終於踏出了這一步,離自己的目標更進一步了。
士頌大聲說道:
“那吾就當這個夏王了。”
封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準備時間,蓋王府,舉行聲勢浩大的登基儀式。
於是,士頌宣佈三月之後,199年二月初十,正式登基為王。
士頌正式宣佈稱王的訊息,猶如一個龍捲風一樣,席捲整個交州八省和益州,所有人開始是驚訝,繼而是感覺理所應當,最後是狂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姓們奔走相告,好像這不是士頌一個人喜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