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滅國上)
劉璋得知此事失敗後,最後的希望破滅了。
劉璋突然開始理解劉焉為何如此放縱了。
不過,劉璋還是劉璋,他不會和劉焉一樣。
或許還會有轉機,也說不定呢?
比如,士頌病死,或者是其它什麼因素。
讓劉璋失望了!
交州兵推進很快,出奇的快。
因為,喬康直接站隊士頌,他拿出士頌是天子冊封的益州牧,雖然是已經離世的董卓意願。
本來冊封士頌為益州牧,是為了攪起益州和交州的混戰。
當然,劉焉也走出了這一步,當年派張魯入侵交州,不過被關羽摁死,連益州的地盤都沒走出,八萬大軍飛灰湮滅。
現在,拿出這封法理上無懈可擊的詔書,直接把群眾的怒火全部點燃。
怪不得我們深受苦難,怪不得劉焉要稱帝,全部都是因為劉焉名不正言不順,想要透過稱帝,來維持自己的地位。
而益州的小世家和豪紳們也開始站隊,是和劉焉一起覆滅,還是迎接士頌的統治?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
劉璋多日沒有開朝會,於是他想開最後一次朝會。
不過最後與會的官員寥寥無幾,很多官員都被家族傳信,讓他們放棄劉璋父子。
劉璋看著如此場面,也是明白其中緣由。
果然破鼓萬人捶,但是劉璋有氣卻沒地方發,於是這個朝會根本沒辦法進行,不了了之。
劉璋開始下令把周邊能找到的所有物資、糧食全部運送到綿竹城內,整個綿竹城禁止進出。
是的,劉璋開始全程戒嚴,死守棉竹城。
劉焉還是在宮殿裡面夜夜笙歌,好像外面緊張的氣氛根本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交州兵一路推進下去,得知綿竹如此後,直接繞過了綿竹,拿下了其它地盤。
最後,士頌親率三萬大軍,黃忠和關羽等陪同,把綿竹城團團圍住。
現在整個綿竹會是甕中之鱉,劉璋父子插翅難逃。
確實劉璋和劉焉都沒想過逃跑,而且沒地方逃,沒有一個勢力可以接受劉焉這個偽帝政權,是嫌棄自己屁股夠乾淨,找不到被攻擊的點。
要知道,有些時候輿論的作用往往比大軍更有用。
雖然整個交州百姓輿論被士家拿捏的死死的,百姓們不信謠,不傳謠,只聽信官府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