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拿下會稽後,就直接和當地世家,給孫權和孫策定了親事,就連他自己,都連著娶了好幾房小妾,把他這把老骨頭折騰得夠嗆。
這招是士頌教他的,他和手下都是莽夫,只覺得靠幾個女子,就能讓整個江南安定下來嗎?
孫堅也不信,但是他這番操作下去後,整個江南的反抗力度反而變小了,到了攻伐廬陵的時候,居然出現了大批望風而降的城池。
是的,開始當地世家的反抗,就是要告訴孫堅,你來可以,反正我們打不過你,但是我們也不是好惹的。
但是,孫堅這番操作,讓當地世家去了心思,既然已成定局,孫堅也有意將勢力本土化,畢竟誰也沒有玉石俱焚的勇氣。
於是,他們嘗試著和孫堅聯合。
他們派了幾個邊緣化的子侄,投靠孫堅。
孫堅大喜,自己居然有士子來投靠了,終於告別了一群大老粗的境地。
於是孫堅根本你才能多少,直接重用。
這讓世家們開始接受孫堅。
孫堅還幹了一件事情,就是蔡邕居住在山陰,以至於孫堅對山陰為了不攻,派了數批使者以期待守城的官員能夠投降。
要是在以往,山陰不過是小城,猛攻之下,不過半日可下,可是孫堅不想刀兵被蔡邕看見。
蔡邕可是士頌的老師,萬一出了什麼意外,惹惱了士頌,那該怎麼辦!
當年士頌千里送蔡邕一事,可是名傳漢土,甚至很多說書人開始杜撰這件事,什麼版本都有,聽說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不過,反映出蔡邕在士頌心目中的地位。
最終守城的校尉,在蔡邕出面說服之下,開城門投降。
拿下山陰第二日,孫堅就穿上了儒袍,帶著孫權和孫策,欲要拜蔡邕為師。
蔡邕看著孫家兄弟聰慧,便收了他們做記名弟子。
蔡邕告訴他們,自己在收了士頌之後,再也不會收親傳弟子。
兩人略顯失望,隨即興奮了起來,這可是戰神士頌的師傅呀。
孫堅拿下江南數郡後,就派使者送來盟書,將與交州,永為修好,互不侵犯。
這基本上說,在士頌活在世上,他孫權就不敢南下交州。
不過發生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孫堅打江南,袁術肯定不會作壁上觀,於是派了兩萬人,欲要渡江阻撓孫堅。
不過當日本來風平浪靜,但是江中突然出現大霧,一夥錦帆小船,襲擊了袁術大軍的糧草,近十萬石糧草全部浸水隨江而去。
這下袁術的計劃直接泡湯,對著南方破口大罵。
孫堅的存在,非常重要,既可以阻擋袁術的兵鋒,不用過早地陷入中原戰爭的泥潭,抓緊發育,不浪。
又可以給劉表足夠的威脅,讓其不敢亂動。
當然,如果劉表和袁術聯起手來,那麼交州也不會作壁上觀,雖然交州不怕他們,但是平白少了一個肉盾,多了一堆麻煩事,這筆帳還是會算的。
當然,為了表達對孫堅這個忠實小弟有著足夠的善意,直接讓人給孫權送去了五千套黑甲。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