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頌本來沒有興趣的,這種私會對國家無異,一群還沒有出仕做官經驗的小年輕,除了憤世之言以外,並沒有多少參考性。
士頌已經脫離了這種低階趣味。
但是在請柬上署名是荀氏荀攸,士頌便來了興趣。
荀攸雖然比荀彧差了那麼一點,荀彧內政一流,幫曹操維繫著基本盤,一步步擴大,功不可沒。
但是荀攸有些偏外政,合縱連橫之術登堂入室,是一個非常好的說客。
士頌手裡面,內政有陳昱、郭圖,軍事有徐庶,反觀外政卻無人,士頌覺得有必要補齊這一短板。
第二天一早,士頌洗漱完畢,穿上劉陶派人送來一身藏黑色常服,向劉陶請安。
劉陶越看越歡喜,便把自己佩戴多年的玉佩,送給了士頌。
這玉佩甚有來歷,脂白翠雲,是韓非子佩戴過的。
劉陶曾說過,就算死,也要帶著這塊玉佩陪葬。
劉陶笑道:
“我說怎麼感覺還缺了什麼。”
老僕來福在一旁說道:
“小公子一表人材,就這一身打扮,那還不迷死城中那些小娘子。”
士頌不止人長得俊秀,關鍵是書生氣中,夾雜著剛毅之氣,男子看了都不免多望兩眼。
劉陶笑而不語,揮揮手讓士頌趕緊去準備吧。
劉陶隱約中,知道士頌要幹什麼,不然只是一個諸侯的話,沒什麼野心,為何要救這些平明百姓呢。
劉陶對來福說道:
“吾孫這麼幸苦,吾這當大父的,也要動動了。”
劉陶膝下無子,按照他說的,自己死後,身前名已經賺夠,自己現在能做的,能利用的就是自身的名氣,所以,他要去各個老友家裡,說服他們,把他們的子侄放出來,就算求也要讓士頌帶走一批。
士頌坐了馬車,前往了今天聚會的地方,身邊就帶了趙雲、徐庶和幾十黑甲軍,其它們全部在外面,整頓和安撫移民。
今天這場聚會,是在城外一處莊園裡面,這裡是荀氏的別院,平常沒有什麼人居住,正好這次拿來開聚會。
士頌算是來得晚的,來得早的,昨天晚上就已經到了,並且在裡面睡了一晚。
士頌剛到門口,士頌的黑甲軍便一直排開,士頌便下車。
徐庶向前報名。
門口的小廝本來還有些害怕,一聽到徐庶的署名後,便激動了起來。
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