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孫心善,給了他們一條活路,家裡的人糧食都拿出來,還有吾那些老友們,糧食都送來了嗎?”
老僕看著劉陶一臉笑意,也不知不覺跟著笑。
劉陶一輩子刻板嚴肅,唯獨提及士頌的時候,臉上掩飾不住的笑容。
此刻,劉陶這輩子感覺最有成就的事情,不是他著書立說,也不是名滿天下,而是把劉雯許給了士燮,生了這麼一個孫兒。
老僕回答道:
“都準好了,您放心吧,總共籌集了五萬石。
小公子說得急,不然還能多湊些。”
劉陶一聽,直接不樂意了。
“這群老不死的,居然這麼摳,才給了這點。”
其實劉陶已經很滿意了,五萬石,已經很多了。
足夠士頌這些人吃上十幾日,如果再省吃一點,還能吃更久。
不過,這些差不多是極限了。
那些世家,雖然和劉陶交好,而且讚歎士頌的事蹟,但是現如今糧食溢價很高,一石糧食可賣到五十銖,已經是往年的數倍。
他們也得考慮自己這一大家子該怎麼活下去。
士頌一路小跑,往劉陶這邊趕。
他老遠就看到劉陶,大聲呼喊著:
“大父,大父!”
劉陶循著聲,看來,一眼就認出了士頌。
士頌一身亮銀甲,頗顯英姿煞爽,看呆了那些從其他縣老遠過來圍觀的人,其中就有不少士子。
士頌隔著劉陶一米外,就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將頭盔摘下,放在一旁,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
徐庶和趙雲,盡皆拱手施禮。
“孫,公為,向大父問安,安否!”
劉陶再也掩飾不住喜悅,兩眼一行熱淚垂下。
看著眼前這個孫兒,劉陶由衷地欣慰。
多年一別,現如今士頌已經長大為人,成家立業,為人人父,劉陶此前的印象,還停留在那個十一二歲,少年初成的模樣。
“好!好!好!
不愧是吾孫,吾甚安,甚安!”
劉陶在老僕的攙扶下,走到士頌面前,摸著士頌那烏黑的髮髻,甚是憐愛。
他用袖口擦拭了幾下肩膀盔甲上的一塊泥土,趕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