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大慧、坦蕩、愛民,雖出生寒門,但傲然不去,身有孔武,卻不恃強凌弱。”
孫權繼續問道:
“現如今,天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誰最有可能?”
孫堅淡淡說道:
“所有人皆有可能,但為父期望吾等更能免於災禍。”
是的,孫堅已經想明白了,也看清了自己與士頌、袁紹等人的差距,拿下會稽後,有希望,有能力,可以往外擴,沒希望,就偏安一隅,也挺好。
不過孫堅很高興,自己的兒子也能如此聰慧,或許早出生十年八年,或許也能成為士頌一樣的人物。
不過,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他也下定決心,拿下會稽後,只要士頌在一天,自己就不會對交州刀兵相向。
不論別的,就士頌帶來的八千黑甲軍,他已經感覺到了震撼。
按照士頌無意間向他透露,這樣的黑甲軍,他有三萬人。
沒有十萬人,孫堅根本沒有信心和士頌對敵。
時間就這麼一點一滴過去。
十日後,孫堅過來找到士頌,說道:
“果然袁公路那廝在使壞,本來第一批的糧草補給,應該是三日前就該送到。
吾派人去詢問,得到那邊答覆,糧草緊缺,需要排程。”
士頌點了點頭,意料之中的事。
還好,士頌之前特意到南陽,統一接手了民夫,將兩軍的補給運送了過來,加上士頌之前敲詐袁術的五千石糧草,足夠士頌和孫堅兩方人馬,再堅持半個月。
士頌讓孫堅派人質問袁術,同時聯名書信,送給袁紹,詢問其中緣由。
話裡話外的意思是,這仗還打不打了,糧草補給和軍械補充不到位,怎麼打?
如果不想打,吾等就回去,你們愛咋滴咋滴。
袁紹拿著書信,當著眾人詢問袁術什麼情況,別人在前面打死打活,你在後面搞小動作,是何居心?
袁術矢口否認,現如今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的,每天都是天文數字,籌備物資需要時間呀。
袁紹大姨凌然說道:
“吾等可以少吃點無事,公為和文臺在那邊捨生忘死,不可少吃少食。”
袁紹的一席話,贏得了讚賞。
其實實際情況,大家心裡都有數,最多三個月,聯盟軍就得斷糧,到時候大家哪裡來,哪裡去。
隨意,能撈好處的時間,就這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