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生為漢民,死為漢鬼,不願做那個竊國賊的幫兇。
就算曹操一直在做竊國之事,程昱一直在安慰自己,只要曹操不走出那一步,就會一直為曹操貢獻餘生。
因此,士頌在充分了解到程昱的性格後,在他說出的這番話後,並不感覺到意外。
郭圖此時突然後知後覺,感覺自己好像猜錯了士頌的意思。
自己這些人,要說最懂士頌的莫過於徐庶,徐庶早年的經歷,他是士頌忠實的粉絲,所有的出發點全部圍繞著士頌去考慮,並不會想什麼師出有名等等掣肘,而是考慮士頌這樣最真實想法是什麼,對士頌會有怎樣的好處。
郭圖跟隨士頌最晚,最近在士頌的要求下,依據家學《小杜律》,在漢法的基礎上,完善出一個更加適應日南和交州推行的律法。
自己大意了,應該學習徐庶,按照他的思考邏輯去揣摩士頌的心思,這是作為下屬的必備修養,自己居然沒有想到。
士頌聽完,對著程昱說道:
“程公所言確有道理,先彆著急,不妨聽聽元直繼續說下去。”
程昱本來還想繼續說下去,聽完士頌所言,便拱手退回坐下。
元直吸了一口氣,大聲說道:
“主公此行必去,其原因有四。
其一為忠,吾等為漢民、漢官,現在天子為難,董賊狼子野心,總攬朝綱,淫亂後宮,蒙羞天下。
吾等此行,是為剷除奸賊,肅清乾坤,此為忠。
其二為孝,主公還有兩位老師韓說、馬日單,身陷洛陽,生死不明。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主公前去,也要搭救兩位老師,此為忠。
其三為義,董賊殘暴,這段時間總總惡行罄竹難書,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現如今,天下諸侯勤王誅董,此為大義。
其三為名,吾等自來日南,雖如同龍行大海,少了許多制約。
但是,日南偏安一隅,也實屬無奈,總有一天吾等要再回中原,屆時有幾人知曉主公的大名。
此行前去,就是要告訴所有人,主公的大名,此為名。”
士頌聽完之後,直接站了起來,鼓起了掌,大笑道:
“元直所言極是,沒想到平時是個酒蒙子,居然說得如此漂亮。
看來平時,你得少喝些酒,此後一日不得多半壺酒,左右一定要監督。
吾等還有許多大事要辦,你不能把身體給喝垮了。”
程昱聽完,知道士頌此行肯定要去了,但是還是做最後的勸說。
“主公,此行兇險,吾等日南,本就人口稀少,此行,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關羽之前一直眯著眼,聽到程昱所言,直接睜大了眼睛,說道:
“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吾等不怕死,就怕身上的血性被磨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