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董卓直接瞠目相對,口喊著:
“汝恐吾不敢殺你。”
於是大搖大擺帶著少帝入城。
何進被殺,何苗被誅,何進的部曲和車騎將軍何苗的部曲,無人統帥,全部歸服了董卓。
董卓被拜為大司空,丁原啥都沒幹,得了一個執金吾。
不過,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董卓聽從李儒的建議,以高官厚祿,引呂布殺了丁原,呂布帶著丁原的本部投降了董卓。
董卓感覺已經達到人生的巔峰,本來還想著為大漢鞠躬盡瘁。
不過,袁槐自認為是董卓的舉主,對董卓舉手劃腳,還當稱董卓是個只知道蠻力的武夫。
董卓非常憤怒,但讓他爆發的那一個事情,是董卓請袁氏兄弟前來,商議廢掉劉辯,改立陳留王為帝。
袁紹和袁術不傻,直接連夜跑了。
袁槐知道後,指著董卓的鼻子罵董卓是亂臣賊子。
董卓憤怒之下,直接滅了雒陽袁氏滿門。
袁槐到死都不相信,自己佈局了一輩子,居然讓董卓這個武夫摘了桃子。
只有袁術和袁紹逃離了京師,苟且一條性命。
時間四月,董卓大權獨攬,沒人可以約束,貪婪的本性暴露無疑,開始淫亂後宮。
董卓並沒有忘記正事,廢掉了劉辯,把劉協扶上了帝位,軟禁了何皇后。
董卓自封為國相,總攬朝綱。
董卓聽從了李儒的建議,對天下采取安撫的決定。
袁紹被封為渤海太守,算是一種和解。
而且還選拔名士,任地方太守要職,其中就有韓馥、孔融、張藐等人。
留在雒陽的陶然,悄悄攀上了李儒,許以了大量金錢。
李儒以遠交近攻的道理,建議董卓封士燮正式為交州牧,總攬交州大權。
至此,陶然看見事情已經辦妥,直接帶著留守在雒陽的鄭伯、文殊等人,離開了雒陽。
袁紹剛坐穩渤海太守,就命令陳林釋出了伐董剿文。
一時間天下大驚,各地紛紛響應。
士頌看著天眼傳送回來的秘密文書,長舒了一口氣。
雖然其中很多事情,都和歷史上對不上,但是歷史走向有它自己的邏輯,最終還是頭鐵的董卓站了出來。
那個熟悉的東漢末年亂世已經來了!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