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頌帶著數百人,圍著鍋爐開始連鋼。
新的鍋爐耗費了兩天製作,為了趕時間,內部用柴火烤乾。
第四天,青壯們開始把鐵礦裝入石質內膽中,然後封好內膽,再裝入足夠的煤炭,引燃好,再封好外門。
四十個大漢,分為了四組,有節奏的鼓風。
因為加了內膽後,整個加熱過程,多耗費了半個時辰。
有青壯大叫:
“出水了!出水了!”
豔紅色的鐵水流出。
因此,開始有人向鐵水中鼓入碳粉。
不過,按照同樣的節奏,但是放入不同分量的碳粉。
果然,不同碳粉配置的鐵水,倒入不同的模具中,做好標記。
待首批鑄造的鐵水充分冷卻後,開始按照順序試刀。
第一把刀,對拼下來,直接沒幹過漢環首刀,直接被環首刀從中間切過。
士頌拿著毛筆,在紙上記入資料,明顯,含碳量過少,硬度不足。
直到第五把刀,已經與環首刀不分上下了。
隨著繼續試下去。
第二十六把刀,效能最好,這把刀直接把環首刀砍斷,但是己身只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士頌點了點頭,大致計算出碳含量的配比。
士頌也沒有專門學過,只隱約記得碳含量決定了鐵能不能變成鋼。
至於再複雜的合金操作,這並不是士頌能知道的,這就需要野治子,他是這方面的專業人才,鑄了半輩子的劍,肯定熟悉各種金屬的特性。
隨著不斷地研究,定能批次製作出造價更低,效能更好的鐵器。
士頌把這番話告訴了野治子,野治子幻想著,一整支軍隊,拿著自己煉製的武器,砍瓜切菜一樣,戰場上廝殺,這是多麼壯觀的場面。
於是,士頌只給他三個月時間,到時候拿出最好效能的武器,價效比最好的,然後再批次生產,用最短的時間,裝配全軍。
這裡士頌改一段路後,直接在鐵礦和煤礦中間,劃了一塊數畝的地盤,開始製造煉器營。
那裡會用高牆圍住,派遣五百士兵常年駐紮。
所有進入的人,必須佩戴腰牌,沒有腰牌的人,全部不與進入。
在士頌這邊鍊鐵有了進展後,暫時陷入了短暫的平靜。
一個月後,公輸賦拿著一個長約三十公分的弩箭,找到了士頌。
在公輸賦的演示下,這把弓弩直接穩穩射穿了六十步的假人。
這個射程已經比普通弓箭好了太多。
總計射擊了二十發,差不多五個呼吸,靠單手就能上箭,而且二十發中間,有十五發命中了假人,準確性已經達標。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