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士頌來這裡之前,日南的百姓是非常懶惰的,尤其是成年的男子。
日南這裡氣候原因,根本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基本上靠一個人勞作,就可以保證全家一年基本不會捱餓。
因此這裡的婦女非常勤勞,需要負責一大家子的生活。
士頌看到這些,於是採取了這種措施,他要高數所有人,不是吃飽飯就可以的,生活不應該過得跟豬一樣。
人都有慾望,都有攀比的心裡。
士頌成功了,看著這些一個個背上大量工分的百姓,可想而知他們以後,會為了工分而在士頌的指揮下,將整個日南建設得非常繁華。
也透過這種方式,士頌掌握了工分的發放的解釋權,這些百姓在熟悉了工分的存在之後,就會被士頌完全掌握。
五天之後,新朱吾城入駐了大量的平民百姓,但是總共才填滿了三分之一。
透過售房的資訊收集,總計有一萬三千人入駐,總計三千八百四十餘戶。
但是,初步估計,還有一萬多人,還居住在舊朱吾城。
他們想著,先住進去,居然要多交幾千工分,很不划算,不如先贊工分,再居住。
士頌當然不會允許這樣事情出現。
於是,又釋出告示,日後,所有工分發布的工作,都會在新朱吾城內進行,而且優先有房屋的人。
給出的解釋是,人家揹著房貸,優先給就業機會,不是合理的嗎?
其次,士頌又開始興建學舍和醫舍。
等修建完成後,所有十歲以下,六歲以上的孩童,無論男女,都可以來書舍上學,同時按照年齡,補發一部分的功夫,包一頓午飯。
條件也是,只有在新朱吾城內有房屋的百姓。
此話一出,原先那些還在等待的舊朱吾百姓,開始湧入城門口排隊入住。
能讀書,就意味著可以做官,最菜可以混上個筆吏的夥計。
在之前,讀書可是稀罕事情,他們中大多數連書都不知道什麼樣子,但是每個來到朱吾的官員,都是度過書的。
因此他們直接把讀書和做官畫上了等號,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能改變自己一家人和子孫後代的機會,如何能放過。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