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不放關著吧,浪費人手,浪費糧食,現在各地缺糧,哪有糧食給它們吃?
要說全部殺了吧,又有些說不過去,這不是一個兩個人,是幾萬、數十萬人,很多都是被脅迫的老實人,都殺了有為天合。
因此,張讓建言,全部以低價“賣”到交州,讓他們開發南方去,也算是變相的流放了。
既解決了俘虜問題,又獲得了急缺的糧食,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不管是盧植、朱儁、皇埔嵩等人,不定期就會往齊國送俘虜,換回來的糧食,以供軍需。
朝中甚至有人檢驗,不給三方軍馬提供糧草,讓他們自己抓俘虜換糧食去。
每個月,原先是徐庶,現在是程昱,都會整理一份總覽的移民表給到士頌,告知士頌,這個月總計送往交州多少人,其中老弱多少人,青壯多少人,俘虜又有多少人。
到目前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近百萬人,被送往交州了。
但是官面上才二十萬不到,其中有一半是流民,慕名而來,直接裝船,一部分是地方派送過來的,實際一千人,上報朝廷才一百人,其他人直接上報死於戰亂。
多出來的糧食直接私吞。
所以總計付出不到千萬擔糧食,就把這一百萬人送到了交州。
而這一千萬糧食,其中送往漢庭四百萬擔,有一半被貪墨,報到劉宏耳中有二百萬擔,按照現在糧價差不多十五株一旦,差不多三千萬株,相當於平常半年的財政收入。
劉宏很開心,成為了“糧民南遷”的忠實擁護者,有錢才能辦事,才能辦成事。
時年185年五月十五日,盧植和士頌於廣宗會師,正在商議如何肅清湖北境內的所有黃巾。
朱儁和皇埔嵩很慌,本來人家盧植以少量兵員與黃巾主力周旋,等待兩人合併救援的,沒想到兩人還沒把事情辦妥,人家盧植就直接幹掉張梁、張角,現在河北數州黃巾一團散沙,不能統屬,被各個殲滅是遲早的事情。
現在人家活幹完了,難道還要盧植過來支援?
這話說出去,都讓人臉紅,於是兩人直接下了死命令,一個月內一定要擊潰黃巾主力。
不過,在盧植和士頌商議如何分兵圍剿黃巾的時候,朝廷來人了。
來的人是中常侍郭勝,旨意是盧植和士頌按兵不動,即將派人接收兩人職務,他們兩人立即班師回朝。
士頌和盧植相互一望,摸不清頭腦,雖然湖北黃巾主力已被擊潰,但是幽州還有一個張寶,黃巾在數州郡還有成建制大股的黃巾,拖延日久,恐怕死灰復燃。
不過,這是劉宏頒佈的旨意,聖旨山的印章全部齊全,沒有可能矯詔。
所以,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時間回到半個月前,漢庭正常開朝議,上來就有人建議,盧植和士頌征戰有功,現在河北黃巾主力戰敗,剩下的都是一些肅清各地黃巾的雜事,不妨讓兩人回來。
其實,言外之意,兩人功勞太大了,不能再下去,否則功高震主,並非好事。
要是在過去,劉宏肯定否定這個提議,但是現在劉宏想了一會便答應了下來。
至於換誰去,倒是個問題。
最終商議下來,以豫州刺史王允為帥,袁術和袁紹為典軍左右司馬同往。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