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說,士頌現在雖然歸盧植麾下,但是不歸盧闞了,獨領一軍在外作戰。
劉宏寄予士頌厚望,希望他能再給自己驚喜。
這個命令在朝會上下達後,對於士頌力斬左孝的事情,很多人早已經收到訊息,並沒有很驚訝,但是對於士頌賞賜,他們意見大了。
眾說紛紜,反正歸結於一點,士頌年紀這麼小,就有那麼高的賞賜,那以後怎麼辦?
劉宏一聽,也覺得自己有些唐突,不過劉宏有一點,就是死鴨子嘴硬,說出去的話,就算是錯的,也不會收回來。
因此,士頌成為了漢高祖開國以來,最年輕的以戰功封爵的人。
反觀張角那邊,張角接到訊息,左孝被士頌斬殺了,很是惱火,同時也嫉恨上了士頌,這個人兩次三番壞自己的好事。
本來趙國、斥秋、朝歌、東郡等,因為靠近管內,所以張角認命渠帥的時候,就想好利用這連城一片的黃巾力士,拖也得拖垮朝廷的軍隊,等自己收拾完其它幾個州,然後大兵壓境,直取關中。
沒想到,士頌和盧闞這個先鋒軍拿下斥秋後,就像釘在張角心頭上的一根釘子,非常不爽。
無路大軍先去把這個釘子拔掉,沒想到主力還沒到,就有一路大軍被吃掉了。
這還不算完,左孝手下那兩萬人,是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就這樣說沒就沒了。
要是張角知道,還有八千青壯為士頌所用,心裡會更加奔潰。
於是張角就下令給張梁,告訴他們,無論如何,要以最短的時間,攻破斥秋,然後再圍剿士頌。
張梁帶去三方人馬,總計人數也有六七萬人。
張角想想不放心,又增派了一方人馬,就是想讓張梁速戰速決,否者遷延日久,盧植後面大軍到了,局勢會變得更加複雜。
張角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於是,下令派緣城帥他的一方人馬,前去斥秋,幫助張梁攻打。
命令下達到鉅鹿的緣城,他剛接到命令的時候,還是懵的,左孝死了?
不可能吧,他那方人馬,兵強馬壯,人數眾多,自己這邊要比左孝少了幾千人。
但是沒辦法,自己本來打土豪搶錢財和糧食正爽呢,只要在再過幾個月,肯定能裹挾出幾萬人出來。
不過沒辦法,誰叫張角是名義上的老大呢,等聽他的。
於是緣城當日點起兵馬,並沒有全出,只帶了一半七千餘青壯,剩下一半人繼續在鉅鹿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