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秋兵員調動,所有善騎的全部集結起來。
排程令一下,本來主張撤退的將領,雖然心不甘情不願,但是軍令一下,還是得執行起來。
士頌此次一去,關乎到斥秋所有人的存亡,就算對士頌不屑,背後議論他好大喜功等等,現在都沒有意義。
士頌也知道,現在很多人都不認為,他這個剛弱冠的高官子弟,有真本事也很有限。
士頌就要用這次行動,來證明自己。
危險?
打仗就存在風險,在充足的和時間空間排程下,士頌相信,運氣不會太差。
這個時代,對於騎兵的作戰,基本還停留在衝撞和圍射上。
騎兵在高機動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高速移動,換取時間和戰機。
所有馬匹全部集中起來,總計兩千一百二十二匹,連斥候的馬匹也被徵用了。
斥秋召集馬匹的命令下去後,當地大族開始還不是很配合。
誰知道漢軍徵集後,這些馬匹還是不是自己的。
不過,在縣長郭圖的一家家進行說服他們,告訴他們,徵集不到足夠的馬匹,漢軍就要放棄斥秋,屆時黃巾軍再來的話,可是要屠城的。
和性命相比,馬匹說到底只是錢財,於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把馬匹上繳上來。
最後,總計獲得了馬匹,包括拉車的駑馬也被徵集過來,總計一千四百五十餘匹。
比士頌預計的想的要好很多。
士頌告訴他們,馬匹打完仗會歸還給他們,有損失和死亡的,士頌以士家擔保,一定會補償他們。
士家主導的四行商行,遍及漢土,冀州來往也很頻繁,當地世家也是有所耳聞的。
在第三日的凌晨,士頌帶著總計三千五百餘人,備齊了七日的口糧,從北門悄悄一路向北。
斥秋後面戒嚴,所有人只許進不許出。
盧闞主導斥秋的防禦,他們要趕在黃巾軍來之前,加固城牆,備足防守的滾石、箭矢、金汁等。
而郭圖作為斥秋的縣令,在上次黃巾軍來襲,就是他帶頭壓住了恐慌的氣氛,率領縣兵和青壯進行防衛。
也正巧,士頌前鋒軍恰巧趕到,才救下斥秋。
士頌一行人藉著夜色,專走沒人的小道,白天就停下修整。
要是在平時,或許還有行人出沒,但是現在黃巾肆掠,平常的百姓,基本到縣城裡面避難了,逃不走的老弱,都在家中藏了起來。
所以,現在能在外面隨意行走的,除了自己一夥人,估計就是黃巾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