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個為了下屬,甘願放自己的血,救人!還有什麼比跟著這樣地一個主公,更讓人踏實呢。
關羽之前是因為士頌的恩情,而為士頌驅使,現在卻是真心實意的敬佩士頌。
包括關羽在內的其他人,都捫心自問,如果自己與大虎對換,會不會得到士頌這樣地對待。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他是士頌!
士頌心裡也很感動,顧不得洗漱,士頌讓人送了一點吃的,關羽和文殊也沒吃飯,所以三人就一起就食,邊吃邊聊。
得知自己昏迷之後,蔡文姬又幫大牛的手臂縫合了十餘針。
大牛全程一聲喊叫都沒發生,自己少主甘心放血救人,自己就被縫幾針,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甘寧在一旁看著,連連稱歎,他對士頌瞭解不少很多,但是就手底下這些人,一個個的,堪稱硬漢,他對士頌產生了濃厚的想法。
最後,甘寧拜託蔡文姬,幫忙把自己受傷的兄弟,也處理一下。
本來關羽等人是不願意的,就是因為甘寧,士頌、大虎等人才變成這樣。
不過蔡文姬卻答應了下來,既然甘寧和士頌已經說和,那麼自己幫甘寧,也就是幫士頌。
蔡文姬雖然不過十歲,但對兒女之情已經多少了解,對士頌,他本來是當做哥哥來看待的,後面慢慢地,她對士頌產生了別的情愫。
她自己不是很明白,只知道,士頌開心,她就開心,士頌傷心,她也會跟著難過。
周夫人早就知道她的心裡,作為過來人,他並沒點破,小輩的心裡,她無需摻和,等到時機成熟,她會出面的。
蔡文姬幫忙縫合了甘寧的手下,總計有二三十人,不過大多都是刀劍的皮外傷,沒什麼打不了的。
至於剩下受傷的人,甘寧不說,大家也知道,已經死了。
商船到岸後,蔡邕做主,多付了一倍的租金,告誡他們不要多說,也與甘寧等人分道揚鑣。
蔡邕此生,太順了,不管是出生、拜師、官途,都是一帆風順。沒想到自己末了不僅經歷過牢獄之災,還在這江河上,經歷了生死考驗。
他是幾個時辰,他是想明白了,這個世界不是自己想得那麼美好,好壞也不是那麼片面的。
就因為自己的口嗨,鬧成現在的樣子,他要付一定的責任。
他想好了,他以後就在會稽教教書,養養花,不再涉及官途,否者自己一家人最後是什麼結果,自己確定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碼頭又買了兩輛馬車,一輛給大虎躺著,一輛給士頌躺著。
一行人走了半天,終於到了南昌縣。
南昌縣的世家們,早就得知蔡邕一行人今日經過這裡,等到很晚,才等到蔡邕一行人。
看著蔡邕不少人負傷,於是擔心得詢問起來,得知路上遇到一夥水賊,也沒說是甘寧一夥人,趕跑了水賊,負傷了幾人。
世家們早就準備好了一處莊園,給蔡邕等人修養。
至於世家為什麼要巴結蔡邕,主要是蔡邕的名氣,想著自己家的子侄能否被蔡邕看上,收為徒弟。
蔡邕現在還沒收徒的打算,等到了會稽穩定下來再說。
當晚,大虎就開始發熱,傷口換藥的時候,也有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