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的詢問了士頌一些寬泛的問題,例如士頌學習過哪些經文,那些小傳。
士頌都是知無不言,把自己之前看過、學習過的書籍幾乎全部搬了出來。
不知不覺,這些年,士頌出了本族的《周禮》和父親士燮帶回正本《左氏春秋》學透了意外,其它經書,已經學了個七七八八。
盧植也是涉獵眾多,每本經書都基本抽了一兩個非常深層次的問題,讓士頌回答。
這就很有感覺了,就像上學老師課堂提問,就有那麼一點感覺了。
大儒就是大儒,盧植越問越深,士頌額頭上慢慢浮現一層汗珠,那是大腦飛速發展的結果。
很多人以為古人就研究一門“語文”,能有多難。
別忘了,古人在經書上的專研,可謂是錙銖必較,一個字一個字的推敲。
“盧公,小子才疏學淺,這個問題小子想不出答案。”
末了,士頌真沒辦法了,因為盧植問出的問題太細太偏了,直接舉手投降。
此時不只是士頌,盧植也鬆了一口氣,他連續問了十多個問題,如果這小子再回答上來,他只能拿出那些更深的問題了。
同樣,這代表著盧植有些以大欺小,那些問題,就算很多研究儒學多年的人,都不一定能說出個一二結果。
此時,盧植在場的幾人,都有些小激動,因為士頌給他們的震撼太大了,這麼小,就對經書儒學入木三分,如果經過系統的培養之後,那還得了?
熟話說,三歲看老,士頌現在表現出來的性格是不急不躁,謙虛有禮。
他們都是待人接物數十年的人,對於看人還是很自信的。
所以,之前或許因為士燮,而對士頌刮目相看,此時更是發自由衷的喜愛。
此時,士燮更是知道為眾人加一把火。
“伯喈、子幹,我這兒還習得武藝,要不為幾位展示一番?“
盧植此時更加欣喜,這小子就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居然還習武。
眾人當然不無不肯,士頌把黃忠傳授的刀法在門外院落演練一番。
盧植不停得扼首點頭,等士頌重新回到屋裡後,盧植對著士燮問道:
“小子,你這刀法從何處習來?”
士頌拱手回道:
“此刀法從我家中護衛學得,祖上是南郡校尉。”
盧植點了點頭。
“怪不得刀法中甚是狠厲,都是戰場搏殺的招數,很實用。你為何要習刀法武藝?”
這個問題士頌之前也想過,於是說道:
“君子修劍,武夫修刀。但寰宇不清,周遭蠻夷不除怎可為君子。因此,小子只能修刀,為漢室掃虜破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聽完士頌的說法後,盧植幾人久久無語,末了盧植笑道:
“好一個掃虜破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麒麟子和我有緣,這親傳弟子我收了!”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