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劉備,在沒有獲得衣帶詔,沒有獲得劉皇叔的稱號錢,跟他混的都是哪些人呀。
好不容易有個徐庶,還是寒門子弟,被曹操用卑鄙的手段拐過去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某士的真空期。
反觀曹操、袁紹、袁術,在起家的時候,就有一大批士家支援,文人和武將根本不缺。
所以,關羽在看到稚奴車上那麼多書籍後,直接眼睛都直了。
關羽愛書,史上關羽酷愛《春秋》,後面帶兵為將的時候,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看一會書。在《三國演義》中,華佗為他刮骨療傷的時候,關羽看得就是《春秋》。
自從關羽看到稚奴擁有如此多藏書之後,開始變得有些不正常了。
在和稚奴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欲言又止,是的,關羽被書給饞了。
稚奴看到他這個樣子,不明所以,也不想點破。
直到某天,關羽在和稚奴一同野外蹲坑的時候,說出自己的想法。
想問稚奴借兩本書看看,打磨下時間。
稚奴一聽,原來是這事。
不過仔細想想也對,書籍是一個家族傳承的根基,一般家族,除了公開授課,會傳出去一部分書,也就從此打上了某某某家門生的標籤。在這個家族徵召你,或者落難的時候,你要無條件的追隨,或者幫助。
因此,關羽現在還沒有想好,會追隨哪一家,畢竟是人生大事,所以在問稚奴借書的時候,是借,姿態很低,如果真的不借,也是理所應當。
稚奴聽完後,拉著關羽來到自己馬車前面,從上百卷書籍中,翻出了自己家傳的《周禮》和劉陶贈送給他的《左氏春秋》全本及其註解不可借閱以外,其他的都可進行借閱。著兩本書,在沒有得到祖父和外公劉陶的首肯之前,是不能借閱的,連給看一眼都不行。
關羽一聽,瞬間張目結舌,這也太吃驚了,要知道自己曾經花了一百株,才從一個落魄的寒門手裡面換來一本《春秋》的殘缺版,而且這個殘缺版本有很多錯字和錯句,且沒有註解,就這樣,關羽都視弱珍寶。
詢問關羽想要看什麼書,關羽想都沒想,就定下了《春秋》。
所謂的《春秋》,指的是從魯隱公到魯哀公期間記錄著,魯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又經過了近千年的整理、註釋,變成了三本《春秋》的衍生傳記,分別是《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其中以春秋左傳最為出名。
稚奴從馬車之中,總計拿出了三卷竹簡,其中第一卷是《春秋左傳》的正本的前十篇,足足有三斤重,是稚奴抄錄的,而後面兩卷竹簡是稚奴這些年對《春秋左傳》作的註釋,裡面承接了都是稚奴對於《春秋左傳》的思考,俗稱觀後感。
關羽拿到厚厚的三卷竹簡,雙手緊握,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