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八月十日,稚奴一行人來到汜水岸邊,距離汜水約莫著不過五里,安靜的時候,都能聽到汜水流動的河水聲。
傍晚十分,稚奴一行人停下了行進的步伐,緊靠著行驛館安營下來。
這裡接近關內,此時驛館已經入住不少人,都是各州郡來往的信使和過路的官員。
驛館理論上是供給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
而且驛站中的驛長和驛卒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如果遭到投訴,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如果是荊州、豫州地區的驛館,使些錢財,讓驛卒們安排些吃食和住宿,驛長還是非常樂意的,這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外快來源。來往的信使和官員也不多,也不怕被投訴。
而接近關內京畿重地,驛館和驛長非常慎重的,非名門望族,不會給予特殊照顧的。
士家在交州算是首屈一指的家族,但是進入中原腹地後,對於士家可是嗤之以鼻。
一個牆角硌旯的小家族,一看就是沒有什麼傳承的,有什麼資格和中原大族比肩。
要不是說士燮在雒陽還有些名氣,很多人連士家都沒聽說過。
這也是為什麼,在靠近關內地區,稚奴一群人,只能圍繞著驛館簡單的安營休息下來。
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可以使點錢財,向驛卒們換取一些清水和吃食。
壞處是,像稚奴有這種打算的行人和商旅也很多,都在驛館周圍簡單安頓下來。所以,如果不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很容易第二天一早醒來,這丟了馬,那少了包裹的事情。甚至很多周邊的民眾,對附近的地形很是熟悉,以幹這種小偷小摸的事情為生。
不過稚奴一行人,護衛眾多,一看就是不好動手的人物,所以不少人在一旁打量稚奴的人,被護衛們一陣恐嚇,心有不甘的遠遠的離開。
不過,隔著老遠,就看到一個身高九尺有二的棗臉大漢,年約二十歲左右,身穿粗布麻衣短褐,卻牽著一匹棕黃色的駿馬,身上隔著衣服都能看到勻稱的肌肉,一看就很有爆發力。
比較維和的是,這漢子年紀不高,卻在顎下劉喆一寸的鬍鬚,甚至感覺有些噁心,年紀不大,裝什麼老成,這該死的審美!
這漢子非常顯眼,按照此時漢人身高,簡直是鶴立雞群,一眼望去,不想注意都難。
稚奴遠遠望去,這漢子,突然他想到一個人,一個他非常喜愛的人。
此時這漢子看著稚奴一群人,有些躊躇不前。
如果這人是自己記憶中那個人的話,怎麼會在這裡。因為,關羽應該是河東郡解縣人,妥妥的關內在籍人員。
至於後面為什麼和劉老闆在涿郡起家,一起幹事業,其中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稚奴覺得,自己應該一試,這家如果是那個人的話,無論如何不能錯過。
喜歡士頌三國請大家收藏:()士頌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