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喬看著劉辰一愣,可愛的眨了下眼睛,表示有些不相信,大喬連忙說道:“妹妹啊,我們夫君本來就是聖人下凡,這些天界之物,自然能夠得到的。”
劉辰搖搖頭,這大喬聰明伶俐,小喬可愛乖巧,真是上天賜給自己的兩個神仙伴侶呀,能有這麼多仙女似的娘子,夫復何求啊。
劉辰心情很是爽快,喚來下人說道:“去拿些金銀首飾過來賞給我的兩個小寶貝,還有每人賞金一百斤作為日常開銷。”
兩女滿心歡喜齊聲道:“多謝夫君。”
“不過明日起,你們就必須去皇家學院給我好好學習了,雖然你們已經學習了九九乘法表和許多簡體漢子,不過這還不夠,我的皇家學堂可還有很多你們想不到的知識呢,誰學不好,回來我家家法伺候。”劉辰笑著說道,大喬小喬早就臉紅耳赤了,說什麼‘家法伺候’,誰不明白啊,當著這麼多人說。
日劉辰依然不例外的來到王府辦公,這裡是整個揚州、豫州、洛陽州的政治中心,不過豫州和洛陽州主要就交給韓剛打理,自己則重點發展揚州而已,其他兩州自己只是作為幫襯,需要調配人才和物資的時候,自然是劉辰做主。
“子敬啊,本王欲取交州,你有何妙策?”王府內辦公桌上,劉辰一邊處理著批文,一邊問道魯肅。
魯肅沒想到劉辰下一步會先取交州,2傳說哪裡遠離中原,民風彪悍,人煙稀少,那可是不毛之地啊,自古以來中原人都稱為蠻夷之地呀。
魯肅沒有應聲,劉辰用屁股想都知道,魯肅應該認為交州沒有戰略價值,劉辰停下手裡的鋼筆,拔出放在桌邊的寶劍破空而出說道:“子敬啊,你以為本王這寶劍如何啊?”
魯肅跟著劉辰也有兩月有餘,自然知道這個寶劍是合金打造,這是楚王匠人們打造的上好神兵,不說削鐵如泥,但尋常的鐵劍若與這合金寶劍對峙,幾下就能將鐵劍折斷,魯肅說道:“楚王此劍乃合金打造,鋒利無比,如今大漢只有楚王的鐵匠有此技藝。”
劉辰用力揮劍,一扇燈架便被斬斷,下人們連忙上前打掃,劉辰用手撫摸這寶劍的劍鋒說道:“可它也是用石頭打造的啊,我們的祖先,也就是幾萬年前,這些礦石還是他們眼裡就是比較硬的石頭而已,可到了商周時期,古人們便學會了治銅,戰國時期便大量的制鐵,大漢朝四百餘年,鑄鐵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了,如今本王的工匠卻能提煉出更堅硬更有韌性的合金,它已經不在是普通的石頭了。”
魯肅沉思著劉辰說的話,想著剛才劉辰問他的問題,怎麼取交州,突然明白過來,說道:“楚王之意,是說這交州在您手裡能夠頑石變黃金。”
劉辰收起寶劍,點點頭說道:“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有他的價值,只是世人愚鈍,不會物盡其用而已,不是它們沒有用途,而是世人不會利用罷了,上古時期那黃金不一樣被古人當做普通的石頭嗎?”
“子敬明白了,欲取交州,這對於大王來說並不難,但交州地界內民風彪悍,當以攻心為上,不可強行用武力鎮壓。”魯肅拱手說道。
劉辰繼續批著公文說道:“如何攻心?”
魯肅看著劉辰詳細的山川地圖說道:“大王的地圖,一個月來我也仔細的觀摩過,若從豫章郡發兵,則需要越過許多山川險阻,只有沿著武夷山南下放可到達著兩廣丘陵,首先得先取揭陽城,破城後首先得安撫民心,楚王您不要怕花錢,多給他們些好處,讓他們看到您的恩惠,拿下數城後,就好好安置幾個月,名聲只要出去了,後面的戰爭可就是民心所向了,至於您花出去的錢財,那都是您的臣民,他們富裕了,也是楚王您富裕了。”
確實兩廣地區有著大南山相隔,需要從武夷山西面度過,才能深入交州。而劉辰的計劃不同,那就是先從邊境入手慢慢蠶食交州地界,至少目前為止名義上交州還是大漢的地界,自己派點兵去交州的鄉下,自然不會引起太大的誤會。
魯肅見劉辰並沒有回話,知道這個楚王心底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問自己只是試探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已,自己的這個主公楚王,越是相處越覺得神秘,就光眼前的地圖來說,如今大漢只怕只有楚王的手中有如此詳細的山川地圖了。
每條河流清晰可見,山脈山形盡在眼底,若有此圖在手,真可謂是天下之事盡在掌握之中呀。而且這個楚王的思想比較超前,他的思想乍一聽感覺就是天方夜譚,可一旦仔細的琢磨以後,你會發現他的那些思想真的是有益無害的。
劉辰今天處理好了所有的批文以後,就帶著魯肅前來看看自己的先進蒸汽機生產量如何了。
自己的紡織廠、製糖廠、製鹽廠、菜籽油廠、鑄鐵廠、好多廠都開始實行了蒸汽機生產,但為數不多,實行蒸汽機模式生產的廠家不過20來家。
但這些廠家的生產,就比如一個蒸汽機織布廠的生產效率是普通織布廠的五倍左右,如果劉辰的蒸汽機大量面世那麼這些生產的布料則是原來的五倍。劉辰也開始了自己的工業革命開端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自己的20來個蒸汽機廠能夠堪比100個廠,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
自己的工部則是生產很多高階的工具和機械裝置的地方,什麼尺子、打穀機、耬車、獨輪車也就是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
“拜見楚王!”工部的頭領是後世劉辰找來的工業大學的教授,是個50來歲的老頭,畢業於哈工大。
“我要的火輪磨坊裝置,生產了多少出來啊?”劉辰問道。
自己的機器磨面終於要問事了,如果大量發行下去,自己就會有大量的麵粉問世,如今的大漢磨面利用的也只是石磨而已,生產效率太低了,百姓們想要吃包子、餃子、湯圓價格都比較昂貴的。
對於中國機器化磨面代替人工的先列,追溯起來,19世紀40年代,我國仍普遍使用石磨製粉;1863年大不列顛國資本家在shang海開辦了一家得利火輪磨坊。
1878年三月我國第一家機加工麵粉廠——“貽來牟”機器磨坊在津誕生。“貽來牟”機器磨坊雖然稱為機器磨坊,其實真正使用磨面機的部分只是由蒸汽機代替了驢馬牲口來推磨,但僅僅這一個動力改變就讓“貽來牟”一年就賺到了六七千兩銀子。
開始的時候,“貽來牟”機器磨坊只有一臺磨面機,司務員2人,小工10幾個人。後來,“貽來牟”機器磨坊的生產能力不斷擴大,所用的石磨也改成了由進口的德國石塊加工成的盤,其機器生產的成分也越來越高。
“回楚王的話,磨面裝置已有一百來臺,一臺一天可生產起上千斤麵粉。”工部部長說道。
很好,有一百臺就可以開廠了,一天就能磨出10萬斤麵粉,光是麵粉加工就可以賺很多錢了,也能讓大漢百姓們吃麵粉不用那麼費力的去磨了。
在歷史上,漢朝還沒有大量的麵粉問世,雖然有很多面粉食物,不過到了唐朝時期才開始有大量的麵粉做為日常食物的。
麵粉可以做的東西太多了,第一項就是麵條,麵條這個東西可是在後世可是每家每戶必備的產品啊。你可能會沒有面粉,但麵條總會存一點的,方便快捷,煮著就可以吃了。
麵條的起源時間很悠久了,麵條就是起源我國的,大概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只不過現在的麵條都得用手工去拉,實在麻煩,但沒辦法,目前劉辰的生產水平也只有這樣了,那些更加機械化的裝置,還有很多年的發展,才能夠觸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