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棉花等作物這一兩年劉辰卻是收購了一些,大麻最多,棉花作為新物種卻是少一些。
對於麻來說,黃麻特別適合在長江以南的地區種植,所以在劉辰的倡導下,黃麻的產量是很多的,大麻本就是亞熱帶產物,再加上開荒種地黃麻等種植確實產量豐富的。
古代的養蠶繼續還是不算發達,產量不算多,劉辰的紡織部現在分為三個小部門,也就是麻部分、棉部分、蠶部門,對於蠶部門也有專門培育蠶種的人才和具體的養殖。
蠶吃的是桑葉,在古代有些充足的地域環境下,大量的桑樹林滿山都是,自然不缺養蠶的桑葉。
紡織業的工作叫給了這三個部門,在和木材部門的協助下,大量高產,便捷的紡織工具一批一批的製造出來。
一個月時間,木工們已經基本掌握了製造紡織工具的技術,只是有些部件需要劉辰提供而且,不過也不是什麼難事。
一個月的大力提倡下,除會稽郡以南的偏遠地區,家家都有了自己的高產紡織機,還有大量的承包商的水力紡車。
他們收購農民的麻、棉花、蠶絲球用於加工各種原材料,賣給紡織承包商或者國家也就是劉辰這個州牧。
古代農民人民的勤勞是現代人不可想象的,一邊忙著種植農作物、雞鴨,還有養殖蠶寶寶,忙得不亦樂乎,不過有著劉辰方便而高產的工具,他們每天的勞動量不大,但是時間卻很長,不過每天能吃飽,做這些工作也就沒什麼難度。
劉辰還倡導他們因地制宜,良田土地多的,就大量種植水稻為主,鴨子可以放牧在稻田。
而山地、小溪等豐富的農民就可以大量養殖雞鴨鵝,就算不種植糧食他們也有錢買糧食吃,但對於雞鴨鵝魚苗的運輸一直都是劉辰的一個大工程,好在現在已經成批成量的規劃下去,雞鴨鵝苗也不重的情況下,供應是沒問題的,因為並不是一個州的人都在養了,有些農民只發展一項,就足以富裕了。
而靠近桑林的農民則大量的養殖蠶,獲取蠶絲球,賣給承包商或者國家,有著劉辰的養殖技術和培育蠶苗的技術,收入也是不錯的。
擁有那些貧瘠之地的農民們也不用擔心,他們地多,土豆、番薯等物種不需要太好的地,而且還可以養點雞鴨作為副業收入。
劉辰還鼓勵他們開荒種下茶樹,雖然幾年才有收成,不過那些茶山地可是不少的,木材砍了還可以賣給國家增加收入,茶樹過幾年也能收入。
特別是會稽以南的地方(fu建),黃巾俘虜們生活的地方,哪裡的地域多為小山地,小山丘,最適合種植茶葉,以及有大量的茶樹種植下去,就等著幾年後大量的賣給劉辰或者承包商,這可是一筆好收入啊。
公元187年年底,紡織業在劉辰的倡導發育下,已經能步入正軌了,以麻布產量最為巨大,其次是絲綢,最後是棉布。
隨著劉辰大量的麻布問事,農民對衣服上花的錢更少了,因為產量大,價格也便宜起來,但是量大,收入依然高。
揚州周邊出售過去的麻布價錢也一降再降、鐵鍋鐵鏟、鐵製農具、木製農具(打穀機、播種車、木輪車)、菜籽油、雞鴨鵝、等的出售價格也在各州降低,但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並不影響揚州百姓的利潤。
徐州、青州、幽州等沿東海的州,也不斷有貿易商前來洽談。
對於幽州的商人及官家來說,劉辰讓他們去給匈奴通商換取牛馬,用牛馬羊換就行了,不要金銀。
幽州離匈奴和高麗棒子比較近,所以他們雖然路途遙遠,不過利潤也很豐富,劉辰的產品也透過了幽州出國了,這是好事,讓漢人賺外國人的錢,劉辰是比較支援的。
靈帝的第二波敲詐也來了,又是10個億,劉辰這次也同樣的方式,送了靈帝6個億,四個億換做牛馬,還有加一個條件就是洛陽的棉布出售要是自己獨家經營。
靈帝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6個億又這樣白得了。
對於大漢來說,揚州是徹底的崛起了,而天下百姓也是能夠吃飽飯了,因為土豆這幾天的傳播,以及雜交水稻種的出售,不過經濟來說,揚州就是最富的,好比現代的美利堅,而揚州邊緣則是中等發展國家,最富得也是靠近外國的邊境商人,反而中原地區成了最差勁的地方,不過她們良田多,交通發達,生活也過得非常小康的。
對於軍事來說,各個州郡也在不斷髮育,越來越藐視皇權,但沒有人願意做這個出頭鳥,公然挑釁大漢王朝,不過對靈帝也只是陰奉陽違,虛以委蛇,表面服從,內裡卻是不屑。
反倒是對於劉辰這個揚州牧是尊崇倍佳,因為劉辰拿著他們的經濟命脈,沒人敢開罪劉辰。
劉辰目前的生產量也只是供應大漢而已,等自己的工業再進一步的發展後,劉辰就要開闢沿海和西域了。
現在雖然有產品出國,不過都是少量的出國,官家和富商,大量進購種子或者紡織品,種子則是賣給百姓,他們可不會給國外的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怎麼想賺錢,漢人對匈奴等人也是仇恨的,只有商人會做這種事情,劉辰也威懾過,種子如果賣給國外人,就不再與他做交易,只有麻布、鐵鍋、菜籽油、絲綢、棉布、鐵製農具等工業產品可以賣出去。
第163章:公元188年春節
臘月二十九劉府內,現代科技人才總部的封賞宴會。
總部管理:韓剛,協助管理防止技術外傳工作和七個部門的總管理員。
鑄鐵部十人老宋為部長,改名為劉鑄鐵。
農具部十人唐山改名為劉農具,劉農具為部長。
種子部十人:李遙改名劉種子,劉種子為部長。
畜牧部十人:周剛改名劉畜牧,為畜牧部的部長。
醫學部十人:丁成老頭改名劉醫學,為醫學部的部長,其餘人9人為各院的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