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便,整個揚州的土豆已經種植了兩季,大量的種子便留了下來,從今後土豆種子劉辰並不需要擔心了。
已經收穫了兩次土豆的揚州百姓們,對於土豆的高產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的,但今年秋天有更大的收穫等著他們。
那就是雜交水稻和玉米開始豐收了,對於土豆來說雖然產量大,不過那只是副食而已,水稻和玉米則可以當做主食來吃的。
鐵製農具在丹陽郡已經大量發放下去,技術先進產量大,鐵質量優秀,比東漢那些鐵匠打造的鐵含碳量低一些。
鐵鏟、鐮刀、砍柴刀、三齒釘耙、四齒釘耙、小鋤頭、大鋤頭、鐵犁頭等農具大量的發放下去,這是他們幫忙開採礦石所應當得到的東西。
當然軍隊那邊也不能耽誤,自己也打造了大量的鎧甲兵器,弓箭,優先自己的四大神軍,然後就是民兵。
四大神軍先用著這些一般的武器,等自己的冶煉金屬事業得到了發展直接就在東漢打造,不用再去現代搬運。
現代那邊一個月就能有一千套哥特式板甲搬運過來,一年就可以武裝一萬人的哥特式板甲。
鐵製農具劉辰也已經在丹陽縣發放得出差不多了,劉辰打算再進一步的發展一下農具,自己的吹穀風箱和其他近代農具還沒有大量發展下去,也就是可以讓稻穀脫殼的農具,相信農村的都見過吧,只要有圖就能製造得出來。
劉辰以同樣的法子利用契約,找來了一個農具公司的人才,劉辰壽春的神木患來,給他一些現代的農具圖,讓他一邊安排人學習打造,一邊研究,兩人就負責農具生產工作,當然目前的任務是教學任務,讓更多的人會製作,簡單的直接教農民製作,複雜的教給木工,只要會做的人多了,自然也就能快速發展。
排灌公具:手搖式木製水車、腳踏式竹輪水車,這些都是後世現進的灌溉公具。
運輸工具:單輪式木輪手推車、木輪牛車,這些木輪車在經過幾千年的改進後更容易操作,更省力。
農副產品加工農具:腳踏板簡易稻穀脫粒機、打禾桶、石磨、土法榨油坊、土法榨糖坊等,這些東西先讓他們用個十來年,等機械化裝置出來,就用機器碾米機了,榨油和榨糖等農具只要有人會做就行,不必大量的去生產,油菜花種子,甘蔗等農作物也還沒我引種。
收穫公具:風櫃、谷篩、谷耙、簸箕等農具雖然大部分東漢是有的,不過現代的工具更加現進而已。
另一方便,劉辰也從現代招募來人才,為自己打造現進的小船、舟、大船以及以後得戰船、戰艇、戰艦等這些都是要陸續發展的。
今天的大豐收揚州每家每戶都有吃不完的土豆、玉米、番薯、水稻。
由於水稻和玉米可以長期存放,而土豆和番薯並不能,他們只有先把這些土豆番薯先吃了再說。
整個揚州田野上、小坡上、包穀地裡的包穀杆,到處是在燒土豆吃的農民,沒有辣椒也沒有鹽,就這樣吃著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美味的,如果讓劉辰吃燒土豆,沒有辣椒是不可能好吃的。
這四種高產農作物算是成功的在揚州引種了,對於吃不掉的土豆和番薯這些人都賣給了劉辰,劉辰又倒賣了出去給外面的州郡,他們要去吃要去引種管他們的呢,自己的揚州已經全面開花,他們估計要花幾年時間才能大山的引種。
年底,整個丹陽郡的水泥路也算全面竣工了,下一個發展地點,自然是吳群。
九江群、廬江郡、丹陽郡和吳郡自然是揚州比較小的郡,但人口比較密集,而比較大的會稽郡和豫章郡,雖然比較大但人口太散太少,面積大修建起來就是個大工程,沒有兩三年是做不到的,至少按現在的工具來說,幾年才能完成,如果可憐有所發展他就別說了。
快過年的時間了,劉辰總算是陸續的發放了高產辣椒種、高產白菜種、高產蘿蔔種、高產番茄種、茄子種、黃瓜種出去,量很少,但進過一季的收穫,他們就可以育種了。
這些蔬菜只要水量和肥料到位,在現代可是能夠畝產2000公斤到5000公斤以上的啊,特別是黃瓜白菜和番茄,在現代更是有些畝產上萬斤的記錄。
石城自己的新宅內…
公元186年春,黃巾之亂過去了兩年,依然有小勢力不斷的騷擾著這個癱瘓的大漢王朝,劉辰但凡知道有黃巾軍的出沒,立馬派人去撲滅,主要以勸降為主,這裡劉辰揚州就有了更多的勞動力。
劉辰在家火爐邊逗著自己的七八個小孩子,一屋子女人小孩滿堂皆是,自己和韓月的小寶貝天天也快滿一個週歲了,大的孩子吉吉也快一歲半了,現代那邊林婉婷和自己的孩子也接了過來,小名林林,孩子太多,有時候自己都記不過來名字,怪不得楚漢傳奇裡有一個片段,劉邦問著一個小孩,你是我的兒子還是孫子啊。
對於劉辰和韓月的婚禮,劉辰還真沒有時間去辦,只能公佈出去,給天下人說自己忙於建設揚州,沒有時間籌辦婚禮,等忙了一陣子再好好給自己的妻子補辦。
這無疑是又收了一波人心,自己的州牧大人為了發展揚州,為了讓百姓過得好,連自己和妻子的婚禮都忙不過來辦,這真是百姓之福啊!
喜歡我花錢就有獎勵請大家收藏:()我花錢就有獎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