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帝一聽便點頭道:“劉縣侯賢名遠播,是個德才兼備的真君子啊,而且黃巾之亂功不可沒,是朝廷的棟樑啊!”
王允聽聞十常侍說自己有不臣之心後下冷笑,據說劉辰與十常侍相交甚厚,果然不假,不然十常侍怎麼會為劉辰說話。
王允直接附首而拜“陛下,老臣只是個建議,陛下應當多多提防啊。”
“陛下,劉縣侯黃巾之功且不說,九江郡卻在他治理下是百姓安居樂業。”趙忠說道
“敢問陛下!剿滅黃巾軍可是忠?賢名選播扶弱救貧可是義?如此忠君愛民之官,應該成為百官的楷模,王大人居然出言詆譭,請陛下賜其罪,以表陛下對臣子們的信任。”十常侍張讓說道
“是啊!陛下!劉縣侯是個忠君愛國之人吶!”十常侍剩餘人都應聲道
靈帝見狀,也不去多想,劉辰立了那麼多功勞,作為皇帝的他不應該這樣猜忌賢良,不然以後誰還敢為大漢效力。
“好了!好了!王司徒也是為了國家社稷,就不降罪於他了,以後勿要說此話即可。”靈帝和顏悅色的說道
王允見靈帝不以為然,便沒有多說,在他心裡只是懷疑而已,劉辰並沒有做什麼不臣之舉。
“老臣告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王允跪拜後告退。
王允身影憔悴,漫步有走出了宮門,王允嘆道:“亂天下者,十常侍也。”
十常侍張讓見王允走後,跪地道:“陛下老奴有事啟奏。”
“陛下,揚州太守陳溫在任期間,揚州境內並沒有太大的發展。”張讓道
靈帝點點頭道:“揚州那邊土地肥沃,然後這些年朝貢卻只減不增,陳溫確實有點那個了…”
這時候趙忠跪地說道:“陛下!九江郡太守劉辰在他的治理下九江郡百姓是豐衣足食,劉辰又有黃巾之功,何不讓他領這揚州牧!”
靈帝聽後,腦子裡想著王允說的不臣之心,雖然他不相信這事,但還是有些忌諱的。
“此事…當從長計議…再說揚州牧陳溫還在任…這…”靈帝道
張讓又上前說道:“陛下啊!陳溫年邁,這麼多年雖無過錯,卻也無寸功啊!如今黃巾賊軍剛平定,確實需要劉辰這種人才,發展經濟,休養生息啊!”
靈帝摸著鬍鬚思考著…劉辰確實一個不錯的人才…他制定那些措施除了免賦稅之外其他的都很不錯…
趙忠再次說道:“陛下,揚州六郡本來土地肥沃,在有劉辰的治理,朝廷乃至天下糧食無憂也…”
靈帝一聽,劉辰治理的九江郡百姓的糧食都是吃不完的,想必也是這雜交水稻之功,黃巾之亂後,自己應當把這些種子快速培育起來,賣給百姓,這樣不到五年大漢便在無貧郡飢餓百姓了。
對於靈帝的想法,當皇帝的都希望自己國家強大,只不過身邊若有奸臣,而皇帝又沒有主見,反而相信奸臣,那再好的東西和措施都是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