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兒,你說仁有餘,善不足,那何為之仁。”
汪劍通看著天邊的太陽,一邊由喬峰攙著走路,一邊問喬峰。
喬峰想了想,答道:“仁慈,寬容,這本不是一個統一的標準。
身份不同,所擁有的仁,自然不同。
若是窮兇極惡之人,殺一百而放一人,算仁。
若是聖人,殺一人而放一百,算不得仁。”
汪劍通道:“為何?”
喬峰答道。
“人生來就要被其他人冠以各種固有印象,並在自己的心裡加以放大。
可這世上千千萬萬的人,誰又想自己只活在其他人的固有印象裡,這是大大的不妙。
但另一方面,人們卻爭先恐後的提升自己在他人心中,好的固有印象,為此鬧的頭破血流。
爭奪不斷。
王侯將相是,墨客文騷也是。”
汪劍通道:“你說了兩種,但峰兒,你選擇哪一種?”
“第一種,我只是江湖上的浪蕩遊俠,自由自在,做不得什麼大事。
若天下需要我,我便挺身而出。
若天下厭棄我,我便歸隱山林。”
汪劍通聽後,沒有多說,繼續下一個話題道。
“此番去開封,需要多加小心,你的擔子,比想象中的更甚。”
“知道了”喬峰道。
“回想我這二十多年的人生,對抗契丹蠻子,佔了大半部分。
從一開始,我自是年少氣盛,認為自己的部下只要勇猛果敢,自己指揮得當,因地使益,必可打退契丹,奪回我大宋土地。
可之後我發現我錯了,發現僅僅憑我一人,單靠這丐幫弟子,實在是獨木難支。
後勤,武器,醫療,無一樣可以供應。
後來我想通了,知道自己不能單打獨鬥,需要找一個靠山。
而這個靠山,只能是大宋朝廷,於是我便見了孟少保,與他情意相投,倒不失為知己。
於是在雁門關,丐幫便與孟少保的軍隊互相配合,我丐幫弟子人多,分部廣,便只要於收集情報,安插眼線,或偷襲斬敵。
配合的倒也默契,本以為一直視為下去,總有一天,大宋皇帝會下命令,令孟將軍出擊,奪回大宋領土。
可……可萬萬沒想到……”
喬峰聽著心中也是沉悶,想著他從孟少保那裡聽來,皇上的評語:
《遼國與蒙古,皆是虎狼,我們可以給他們錢財,馬匹,女人,也可以虛與委蛇!
但就是不能與他們合作!
觀望,觀望,兩不相幫,才是我大宋,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