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妙子並不知曉邪帝舍利這等至寶,在殺向雨田之前,楊林還有三分的覬覦之心,等殺掉向雨田後,邪帝舍利已經不再被楊林放在眼中,被他賜給了邪王石之軒。
而且經過三十三年的沉澱和積累,佛門又背靠大隋朝廷,他們的勢力幾乎增長到極致,天下間佛門的寺廟有增無減。
由於碧秀心的原因,慈航靜齋與靜念禪院也在洛陽重立山門,聲勢浩大無比。
不過,除了一些精英種子之外,其餘之人對於佛門與大隋朝廷之間的恩怨糾纏並不清楚,畢竟許多的佛門高手還兼著六扇門的差事。
而且大隋朝廷向來推行“佛法沒有國界,但僧人卻有國家”,在廣袤的大地之上也是非常有市場的。
在加上佛門內部的一些暗子,三十三年以來,佛門當中忠於大隋的僧人不再少數。
單說當年滅吐谷渾一戰,就由五百僧兵參軍入伍,報效國家。
這就是三十三年以來大隋潛移默化的政策,為的就是扭轉佛門的觀念。
安隆那廝拉攏著一干魔門中人成立了歡喜佛宗,宗內弟子不忌葷腥、嫁娶,得到了許多人的擁護,是為北宗。
南宗則是以慈航靜齋與靜念禪院為代表的佛門。
南宗與北宗之間,三十三年來爭論不休,向來對江湖勢力強硬不已的大隋朝廷,反而對於南北之爭鬥視而不見。
南宗指責北宗為歪門邪道,北宗則指責南宗無君無父。
南宗北宗已經開了無數次無遮大會,但皆是以北宗獲勝,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大隋朝廷拉偏架。
理不辨不明,北宗的信眾越來越多,安佛爺的美名也越傳越廣,當然了,靠山王佛的威名比之更甚。
至於道家袁天罡、李淳風、孫思邈之流早就暗中投靠大隋了。
現如今的天下,明面上幾乎聽不到一點雜音,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但佛門中人堅信盛極而衰這個道理,於是他們在蠢蠢欲動,朝堂之上一些親近佛門之人也是大有人在,對於這一點他們也是樂見其成的,包括門閥士族的力量,但他們推波助瀾、暗中把水攪渾可以,赤膊上陣、親自下場參與還是不敢,因為大隋的力量實在是太強了,自亙古以來,國力之強無過大隋者,這是天下人心中一致的想法。
縱然是佛門中人也承認。
楊昭登基為帝后,佛門中人彈冠相慶,因為他們認為道消魔長之期已過,該是佛祖迴歸靈山之機,也是魔佛楊林授首之期,畢竟楊昭可是轉世靈童,因此他們對於楊昭是心悅誠服的臣服。
……
大隋祖廟建在距離華山不遠的地方,這裡長年由驍果禁軍看守,大隋開國之主楊堅就在其中修行。
此時的大隋祖廟之中,皇帝楊昭身著龍袍,面色肅然,他身旁站立的是皇后宋玉華,他前面站著的是楊堅、楊廣,東西南北站立的則是四大天王,左右兩側高穎、楊素、賀若弼、史萬歲等人分立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