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凝眉注視著這位中原武林第一人,大唐當中,寧道奇出場的情景只有三次,臨水羨魚釣寇仲、深巷笛音退魔門、飄雪禪院戰天刀。
雖說只有三個名場面,但寧道奇雖瞭然無痕卻光華而不遜色。
然而相對與畢玄和傅採林來講,寧道奇似乎少了一點的威風八面,畢玄可以名震草原而挾名以治平衡;傅採林可以獨尊高麗奕劍五霸刀,而寧道奇所能做的,卻只是隱於山林中笑戲滄浪水。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寧道奇這個中原第一人的位置有些尷尬,好似無論是石之軒,還是宋缺都能與之匹敵。
石之軒尚未進入精神分裂狀態之時,寧道奇受慈航靜齋之邀,兩度截殺,結果都以兩敗俱傷而結束。
而宋缺天刀之名響徹天下,沒有人可以藐視他背依嶺南冷眼觀中原的威勢,寧道奇也不可以。
但天下三大宗師,自有可取之處。
在楊林看來,如果說畢玄是沙漠中用沙礫磨出來的,傅採林是樓閣中用完美修飾出來的,那寧道奇就該是江南中用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靈性的奇葩。
正是這個靈性的奇葩,卻以他獨有的方式來詮釋武道、天道、人道的結合,按理說寧道奇應當清靜無為是非空,且無慾無求,畢竟他的道的根源是道家,是老莊……
但楊林一直不明白,為何這樣一位中原第一人會心甘情願去替慈航靜齋賣命呢?
所以他有著深深的疑慮。
而寧道奇則一整衣冠,笑道:“剛才碧仙子危在旦夕,老朽情急之下出手,還請靠山王海涵!”
楊林聞言笑道:“寧兄,你來幹什麼,你我都心知肚明,何必惺惺作態呢?”
寧道奇聞言露出詼諧且宛如頑童般的眼神,不解的說道:“靠山王此言何意?”
楊林眉頭一皺,看向眼前的寧道奇,發覺對方彷彿是一個慈善的老人,鶴髮童顏慈眉善目,哪怕是灰色的長袍依然罩不住他那無爭的眼神,彷彿其中唯有念念不忘的天地萬物及有情眾生。
在寧道奇的這種氛圍的感染之下,楊林心中不由的滋生出一絲無慾無求的感覺,他手中的囚龍棒彷彿重若千鈞,他第一次有了想要放下的衝動。
楊林的一身功夫雖然已經臻至天下絕頂之列,但他與高手爭鋒太少,以前的世界他幾乎都是橫推的,不似黃系這種高武世界,是意,是道,更是對天地至理的解析。
雖說楊林看不起寧道奇的為人,但這與寧道奇這一身功夫無關,畢竟對方是中原第一人,名垂天下的大宗師。
楊林的武道意志極為堅定,但他卻想看穿寧道奇的心,想要看穿則必須進入,這就好比想要出世則必須入世,否則何來出世之說?
而寧道奇的功夫在黃系當中不是天花板,他對道的理解也不是天花板,但對如今的楊林來說,仍然是一座高山,當然了,這座高山是可攀的,甚至是可以被打爛的。
寧道奇也不好受,因為他感覺眼前的楊林就似一個鐵血戰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對方身上的那種鐵血煞氣,與他恬靜的氣息剛好犯衝,再加上楊林功力超絕,引起天地異象,這片天地也在隨著楊林的心情而起起伏伏。
雖然只是一個眼神的功夫,但楊林彷彿過了一個世紀那麼久遠,寧道奇亦然。
“好厲害!”
這是雙方心中同時的感受。
楊林收懾心神,沉聲說道:“寧兄,你當日從南陳取走和氏璧,卻絲毫不曾想起天下正統,反而將其送入慈航靜齋當中,你說本王是何意?”
寧道奇聞言長嘆一聲說道:“老朽活得時間夠長,王朝更迭,猶如雨後春筍般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