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兩軍對峙,幾乎全都是陣而後戰,拼的就是硬實力、真本事,那種靠奇襲取勝的不是沒有,但那是在萬般無奈之下的選擇,若是能以堂堂正正之師破賊,誰會劍走偏鋒?
曾老師這種扎硬寨、打呆仗的法子,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是無解的。
楊林也是師法後人,找背山靠水之地紮營結寨,既可以防止偷襲,也可以保障飲水供給,當然也得給自己留下退路。
挖深一尺的壕溝,用來防止對方步兵的,挖壕溝的土也要搬到較遠的地方,避免敵人用挖出來的土回填壕溝,同時壕溝之中引入溪水或者河水,防止對方用火攻;壕溝避開營帳,形成迴旋之時也就是排水渠),避免對方用水攻。
花籬,不僅要高,而且有兩三層之多,是用來防止對方騎兵攻擊的。
這樣的工程量很大,但隋軍最不缺的就是人,於是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搞起來!
如此硬寨一旦結成,在冷兵器時代,既可以防止偷襲,也可以防止騎兵衝鋒,註定要把敵方給困死。
宋缺顯然沒有傻到坐以待斃,於是不停的派出人馬騷擾、進攻,避免這個包圍圈形成的。
但楊林傳下諭令,決不允許出營,以強弓硬弩射住陣腳,驅散敵軍即可。
敵軍來,躲在寨子裡以強弓硬弩招待;敵軍走,出營寨繼續挖壕溝扎硬寨,如此迴圈反覆,層層推進,大隋的軍隊沒用半個月的時間就將營寨紮在了蒼梧城下,對蒼梧城形成三面合圍之勢。
中軍帥帳當中,楊廣是目瞪口呆,他心悅誠服的說道:“皇叔,侄兒是真的服了,沒想到仗還能這樣打!”
楊林聞言笑道:“扎硬寨、打呆仗的好處顯而易見,進可攻、退可守,雖不會大勝,但亦不會大敗,我軍可立於不敗之地。而且還有一個好處,阿摐你可知曉?”
楊廣知曉這是楊林在考較他,略一思索後,他就擊掌讚道:“侄兒知道了,是士氣!”
“不錯,我軍新敗士氣低沉,但以扎硬寨的法子,傷亡最小,幾乎為無,每次射退敵軍之後,本王都會以肉食犒賞三軍,如今大軍士氣已成,只要有一個宣洩口,將會如同山洪暴發,別說是蒼梧城了,就算是一座大山也會被他們給沖垮。”楊林沉聲說道:“不過這種持久戰是在兵力糧草佔據絕對優勢之下才能用的,若非阿摐你滅南陳,帶來大批的糧草輜重,恐怕這仗本王也無法打,只能與宋缺硬碰硬。”
楊廣聞言自矜的笑了笑,但他仍心有疑慮,好在他是一個聰明人,知道在楊林面前頷首就行了,反正主帥又不是他。
倒是楊林身旁的面若重棗的小將不解的問道:“義父,若僅僅是射退敵軍也算勝利的話,這勝利豈不是……”
楊林聞言雙目一瞪,隨後笑著解釋道:“文通,你有所不知,這打仗嘛,他說他們勝了,咱們還說咱們勝了,什麼叫做勝?不敗就是勝!”
魏文通頓時瞠目結舌,這些話好似重新整理了他的三觀。
“當然了,為何算是勝利呢?文通,你可知以嶺南之地養精兵五萬已是極限,宋缺提精兵三萬北上,幾乎就是他壓箱底的實力,若是他將這三萬精兵輸光,嶺南就不再屬於他,他對我大隋也就沒用處了,一個沒用處的天刀,留他何用?”楊林臉若冰霜的寒聲說道。
楊林就是欺負宋缺手中無兵且勢弱,他也是擺明了告訴對方,我就是欺負你,你能怎麼著?
楊廣心中一緊,急忙說道:“皇叔,你的這種扎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根本就無法破,嶺南拼實力又耗不過我們,那宋缺就只剩下一條路了。”
“不錯,本王就是要他選最後一條路!”楊林冷笑道。
“皇叔,兩軍對陣,我們已穩操勝券,你何必行險一搏,更何況宋缺他乃是……”
“宋缺未嘗一敗,乃是不可多得的對手,此戰本王早就心癢難耐了。”然而楊廣的話沒說話,就被楊林截斷,“傳本王將令,明日黎明時分起兵攻城,本王要逼宋缺出來,以手中囚龍棒會一會他的天刀,看看就是他的刀盛還是本王的棒強!”